毛姆的好多小说都很畅销,《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面纱》《人性的枷锁》,其中,《面纱》还被拍成电影,讲了一个发生在中国的事情。即便如此,毛姆的代表作,还是《月亮和六便士》。

然而看一本书的时间和阅历不同,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阅读效果。第一次看《月亮和六便士》的时候,画家思特里克兰德的经历震撼到了我。他以法国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是一个绘画天才,35岁才开始学画,离开家庭,离开巴黎,甚至离开法国本土,最后定居在大洋深处原始之风的塔希提岛。走这样一条离经叛道之路毫不足怪。那是艺术之灵的召唤。所以,他抛弃妻儿,抛弃情妇的种种行为,我都因为他对艺术之境的出神入化的追求而未加注意,因为我也喜欢画画。我不敢的事,他敢。
后来我对朋友讲,我喜欢这本书,那表达着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但我的朋友们没有一个不说讨厌毛姆的。他们认为他是个bitchy gay,厌恶女性,贬损女性,极度自私冷血。
所以,以追求绘画理想作为视角的我,开始用女性视角看这本书了。一次在app中参与了四本书的阅读计划,便仔细读了《月亮与六便士》的英文版。
不读不要紧,以前读的中文版也是读的太快,这次读来十分不舒服。英文原著诘屈聱牙不说,刚读完英文版盖茨比的我发现落差特别大,盖茨比语言华丽,六便士语言枯燥难懂。

作者毛姆的个人喜好也开始跃然纸上,常常在书中对被画家抛弃的妻子刻薄地指责。我不禁十分生气,她跟你有什么关系,此外她还是受害者,为什么要对一个本来就很可怜的女性还这样偏见。哦,原来,毛姆被女人抛弃过,从而厌恶女性。原来,毛姆是同性恋。
当我在朋友圈忍不住吐槽六便士的时候,同事哭笑不得地告诉我,画家的原型高更并没有这样冷血,他不但给家人写信告知下落,也会跟他们有财物联系,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可书里的斯特里克兰德不但背叛妻儿,让她们生活陷入困境,还冷漠无情地对待曾悉心照料他让他捡回一条命的情妇,使其绝望到自尽。作者是多恨女人啊!这,好像很证实了作者本人三观对原型的加工干扰。
初读的时候,那是个为了画画的精进勇猛的画家,不求任何物质享受,抛弃一切情欲,亲情的羁绊,不求广厦豪宅,只求在塔希提岛的窝棚里张扬原始的美和力量。最后他创作的壁画上那种洪荒之感,让人觉得好像画家就是为此而生。
而第二次阅读的女性视角,完全把这个角色解构了。他自私,冷血,禽兽不如,最后身染恶疮。好像受到了上天的惩罚。
但他的画才,是没有人能否认的。

毛姆的局限并没有妨碍作品成为畅销书。他也是个弃医从文的作家,他的作品像手术刀一样,把人性的真实剖析得淋漓尽致,但没有想象力,甚至还有偏见。难怪评论界说他是,史上最优秀的二流作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