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莫莫
“赢了”孩子,“输了”什么
转眼间孩子们又放暑假了。
网上现在的段子:为什么孩子们要放暑假吗?因为老师需要疗伤。老师气疯之前放假。妈妈气疯之前开学。经典不?
自从放假以来,家里的场景是:
“都五点了,还不写作业吗?“
“你看看你房间乱成啥了?赶快收拾好。”
“你怎么又玩游戏,作业错那么多还不改?”
“......”
暑假来了,身边的老母亲都处于戒备状态,真可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娃娃放暑假。每天早晨一起床就是充满挑战的一天,家里分分钟都能变成战场。
迫于父母的家长权威,孩子们表面上都屈从了。这场战争似乎是家长“赢了”。可是,家长们却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像没油的汽车,推一下,勉强动一下。还有的孩子阳奉阴违,开始说谎骗父母。真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
我们不禁要思考,在家庭的战场上,我们一次次“赢了”孩子,究竟输了什么?为什么孩子们离我们的心越来越远了呢?曾经欢声笑语的亲子家庭去哪了?
最近我在学习心理学,研读了一些关于阿德勒的心理学书籍。其中有一本《被讨厌的勇气》,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这两位作家都致力于阿德勒心理学数年。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就成为心理学的畅销书。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书中的“哲人”表示,即便在争论中,你压制住了争论,输的一方会暂时退出。但是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败了的一方很快会转入下一个阶段。那么我们与孩子的权利之争,下一阶段便是孩子的“报复行为”。孩子会出现不良行为,沉迷网游、逃学、离家出走甚至是割腕自杀。看似“赢了”孩子,却输了“孩子”的一生。
因此,切记我们管教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赢了”孩子,而是为了“赢得”孩子。
发怒是无能的表现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常常通过大吼大骂、发脾气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论调早已过时,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早就结束了,女人不在服从男人,社会上也没有上对下的君臣之礼,可是,很多父母却还认为严厉和惩罚是很管用的教育方式。的确,从立即制止不良行为来看,惩罚似乎立竿见影。然而从长期来看,经常收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叛逆,要么自卑。这些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许多家长苦口婆心,结果孩子还是不听话,立即火冒三丈,把孩子暴揍一顿。其实发怒是最无能的表现。家长面对孩子的行为无计可施,又偷懒不想学习思考。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压制孩子、命令孩子。
其实你是只能仗着自己的气势、暴力让孩子暂时屈服。在《被讨厌的勇气》中,哲人说: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有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有的父母说,在当时的情境之下,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试想一下,假如有一天,你早晨出门没赶上公交,到办公室迟到被上司批评还扣工资,下午回家孩子打碎花瓶你是不是一阵怒火涌上心头?再想一下,早上起床发现昨天买的彩票中了五百块,乐呵呵去了单位,领导说你工作得力,要给你升职,下班回到家,刚进门孩子打碎一个花瓶,你是不是觉得不就是个花瓶吗?
为什么同样的事情,结果大相径庭呢?事实上,我们都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怒气。老板批评你,你再生气也不敢发怒,而孩子却是你发火成本最低的对象。
如何才能不发怒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每年放假,最害怕的就是和父亲相处,我看见他的脸色就战战兢兢,每天希望他出差,生怕做错什么引来暴风雨。那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我们该怎么做呢?
五分钟缓和自己的怒气。当遇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愤怒之下的家长,心中像是燃烧了一团火。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在心里告诉自己,停下来,给自己五分钟。五分钟之后,我们心里的怒火差不多就平息了。
之前我和女儿一起阅读了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然后我们一起建立了冷静角。每次女儿情绪上来,我都轻声建议她去自己的冷静角和自己待会儿。如果我有情绪,我会说:”现在妈妈有情绪,需要自己去冷静角待会,一会我们再来处理这个问题吧。“这个方法试下来,一段时间之后,我和孩子很少会发生当下的权力之争了,处理好情绪之后,事情本身似乎迎刃而解。
降低说话的分贝。为什么我们生气了,就会大吼大叫。因为当我们出现冲突的时候,心就远了。当孩子犯错时,你愤怒的大吼,孩子的头脑中全是恐惧,根本没有空余去思考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他们想的是如何尽可能逃脱责罚。要么孩子就会想办法反驳,跟家长对着干。
试着降低自己的语调,用平和、严肃的语气和孩子探讨,当孩子没有那么恐惧,自然会把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与其大吼孩子“你怎么总是邋里邋遢”,不如认真说“孩子,去把脸洗干净”。记住,我们要降低的不仅是说话的声调,更是我们一颗浮躁的心。父母一时冲动,孩子内伤终身。“戒吼”是我们毕生的功课。
关注孩子背后的行为。《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倡“目的论”。每做一件事,都有行为背后的目的。而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的目的,都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襁褓里的婴孩哭闹时,他的目的是引起父母的关注,告诉妈妈我饿了。同样,割腕自杀的孩子也是在用自己的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告诉父母,我缺爱。
尹建莉曾说,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去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于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给与引导。
《被讨厌的勇气》中告诉父母,承认错误、赔礼道歉、推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失败的是孩子输了一生。如果父母意识到这一点,十七岁的少年不会跳桥自杀。你的孩子也不需要沉迷网瘾,在网络中寻求成功的感觉而无法自拔。
愿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能常读书,多学习,内心更加宽容阳光。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都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