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 森林互联网科技@IT·互联网
杨元庆能够“让世界充满AI”吗?

杨元庆能够“让世界充满AI”吗?

作者: 小商帮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11:34 被阅读19次

来源: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作者:左刀


1、让世界充满AI

11月1日,由联想创投集团主办的“中国有AI · 联想高校AI精英挑战赛”在中国科技大学开启首站路演。这次大赛,距离7月份杨元庆在上海的全球科技大会上提出的“All In AI”战略已经过了3个半月。

除了百度之外,联想是第二个提出All In AI的公司,决心不可谓不大。为了这个战略,联想重金挖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芮勇博士,而后者认为,基于人工智能主要基于三种能力:计算资源、数据资源和算法资源,联想恰好具备这三个要素。“深度学习算法需要靠紧密地和各垂直行业结合,只有和行业相结合,算法才能真正生根发芽、茁长成长。在这一点上联想有遍布全行业的商业合作伙伴和遍布全国的地理优势,必然领先行业。”

芮勇的话并非空穴来风,根据媒体的报道:目前联想在超算领域已有15年的技术积累,国内23个拥有超级计算机的机构中,有20个技术方案来自联想。联想还拥有超过12PB的数据,其规模仅次于BAT。此外,联想还在全球拥有9个数据中心,超过2000台服务器。每天联想新增的数据量超过30TB,每天处理的数据超过150亿条。

与BAT不同的是,联想在人工智能的大规划中,所倚仗的依然是其硬件。杨元庆早在2016年11月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提出:“把智能终端和云完美结合是人工智能的未来方向,在智能互联网的时代,设备+人工智能+服务是大势所趋”。杨元庆为此提出了三波战略:第一波是核心PC业务,第二波是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业务,第三波是自然语言交互和人工智能。

回头看看联想集团的战略体系,你会发现联想集团从2014年至今,战略体系发生了多次的变化,但PC和移动的战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2014年,联想集团的战略业务是:PC、移动、企业级、云服务;2015年变为:个人电脑、企业级、移动;2016年又是:云服务、PC、企业级、移动MBG。目前则为之前提到的三波战略。

可以看出,联想在All In AI之前,有非常微妙的变化,云服务、企业级的战略地位,实际上在联想内部应该有过争论。

一直到现在,联想定型为一家AI公司,战略也开始围绕AI来制定。在All In AI之后,PC和手机以及其他设备成为了大数据的主要采集端,而云服务对应的数据中心则成为了大数据的基础,在此之上,进入全面AI的体系。

从业务逻辑的角度来看,联想的大数据战略似乎是走的通的。杨元庆甚至放言,联想要“让世界充满AI”。

2、有没有战略

转型AI企业并非那么容易,早在2015年,媒体就指出联想10年的研发支出竟然不及华为一年的投入。

对此,杨元庆当年的回答是:把不同类型的企业做对比是不合适的,联想需要对比的是戴尔、惠普和宏碁一类的公司,而这类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都不高。

如果说2016年初的时候,联想还没有准备好All In AI,那么到了2016年年底,联想透露出要全力投入AI的时候,有媒体发现联想的研发投入依然“没准备好”,2016年,联想的研发投入13.26亿美元,占营收的3.16%,全年投入不及谷歌一个月的投入。


说到底,联想集团依然是一家硬件企业,至少在2016年还没有做好All In AI的准备。与同样硬件为主的苹果相比,联想的研发占比数值落后,绝对值更是远远落后(苹果2016年研发投入100.45亿美元),而苹果也没有喊出“All In AI”的口号。

人工智能的能力,并非一天两天的堆积,也不是靠几个牛人就可以完成,这需要一群人,在技术方面进行不停的研发和探索。比如说,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起步于2013年,不断投入研发并积累数据;而阿里的ET大脑则是起源于2012年推出的小Ai项目,研发和数据积累同样花费不菲。

在芮勇的牵头下,联想在今年3月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并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挖来AI专家徐飞玉。人工智能实验室建立短短几个月,已经明确六大重点技术领域:声音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技术。但说到底,核心还是需要数据,而数据的主要来源是联想的硬件。

芮勇说:“联想是一个少有的可以将设备、服务和后端的技术架构组成一个整体的企业。人工智能需要迭代,需要闭环的系统,联想每年卖出1.5亿台设备,有设备就有更多的数据,后端的技术构架就能利用这些数据去学习,提升服务,最终反过来可以促进联想卖出更多的设备,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在AI缺乏基础的情况下,芮勇的说法很符合联想当前的状况,那就是要卖设备,不停的卖,努力的卖,更多的卖。

不过,联想人工智能的基础中,PC滞涨,手机业务依然巨亏,而数据中心则发展不利,在阿里云保持99%的同比增长率时,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第二季度同比下跌了10%,虽然官方解释是转型,但并不能让人信服。而这其中,PC业务是依靠收购富士通之后才夺回第一宝座的,这点我们在5月份的文章《刘军再度出山,联想还能重振雄风吗?》中早有预测,所以也算不上惊喜。

实际上,整个PC行业第三季度同比下滑了3.6%,单看联想,份额是比不过HP的,而我们也在上述文章中做过预测,即便是联想+富士通,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再度被HP超过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PC销售之外,联想的硬件采集大数据+云端服务的人工智能前端战略,在国内外面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2015年,华为确定企业发展战略是云(业务)—管(网络)—端(终端),而IBM早已在人工智能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能力。

华为不仅在手机上的份额早已超过了联想,甚至已经超过了苹果,成为全球第二,而华为的服务器出货量已经超过了联想,成为大中华区的第一名。

更可怕的是,狼性的华为提出了3-5年超过联想,惠普,成为全球PC第一的口号。类似的话,在华为介入智能手机的时候说过,而当时的市场,还是属于三星、苹果、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联想、中兴和酷派们的。这些年,华为手机不仅超过了同样狼性十足的小米,更是在今年超过了苹果,成为全球第二的手机厂家。

联想的战略实在是太晚了,晚到连All In AI都被人说烂了,才提起这件事,晚到云服务市场群雄并起,几乎大局已定,才开始布局,晚到AI人才价格开始火箭般暴涨,才想起成立研究院。

不仅仅是战略,联想的组织管理架构上,与BAT和华为也差距较大,臃肿,老龄化,灵活性差,这与互联网时代是格格不入的,更不用说未来越来越去中心化的组织架构。

3、刘军的零售4.0

不管怎么说,All In AI的联想,说到最后还是要想办法多卖硬件,连联想AI的老大芮勇也说了联想的AI战略是形成:“卖硬件——获取数据——精准服务和营销——增加销售”这样的闭环。所以,要想实现联想的“让世界充满AI”,首先要让联想的产品充满世界。

杨元庆不止一次表示,未来三年要新增12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这个任务压在了刘军的肩头。

据说刘军的回归,是柳传志在一次登山活动中向杨元庆暗示的。说实话,杨元庆也需要刘军。

刘军当年是替联想的移动定制机战略背黑锅的,但不代表他的能力差。相反,老联想刘军在PC时代曾经因为E系列电脑的战役而名声在外。

刘军回归后,定战略、搞暑促、推行创业文化、巡访线下4S店、拜访客户……不断对联想中国的战略和业务进行梳理,最终确定了向服务转型和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的“两大变革方向”。

刘军的具体措施,是通过“一个中心”、“两个引领”、“四个举措”来实现。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两个引领”即引领零售革命4.0、引领智能物联网;“四个举措”则是全网客户拓展与运营、大数据精准营销、新零售4.0变革、PC+新生态建设。

可以看出,刘军在未来要做的,一是新零售,二是物联网,而这些,都是当前最火的,面向未来的方向。

有意思的是,杨元庆发微博号称刘军需要三年在京东平台上做到800亿的销售额,否则杨元庆就辞职。为此,联想官方语言中,经常把大众认可的“新零售”一词,说成是“第四次零售革命”,因为京东刘强东公开反对新零售,认为零售没有新旧之分,而只有“第四次零售革命”。从这个角度来看,联想与京东本次的合作应该会比较深入,京东给联想流量,而联想则需要京东的数据“赋能”新零售。

在联想官方的报道中,与小米之家非常类似的联想4S店,坪效有了显著的提升,在北京清河五彩城联想4S店中,坪效高达22.6万,直逼小米之家的27万。与小米之家大部分是小米生态体系内的产品不同的是,联想除了卖自己的产品之外,还与合作伙伴合作推出混搭产品,这其中也包括计划中要与京东合作零售的产品。

与京东的紧密合作,是刘军未来三年是否能成功的关键所在,在京东电脑品类的主页中,联想的产品都被放到了显著的位置。而京东也需要通过联想,来进一步提升其数据“赋能”的能力以及提升线下新零售的能力,为将来为其他厂商“赋能”提供标杆以及积累经验,为未来京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提供更多的试验渠道。

除了新零售之外,联想的还把宝押在了物联网上,这实际上也很好理解,因为物联网是未来5G时代的基础网络,也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联想在这方面的准备是比较充分的,这也是联想这些年少有的几个有着良好战略规划的项目。

早在2014年,联想就开始了物联网的布局,并在2015年成立了联想懂的通信。2017中国联通终端产业链峰会期间,联想懂的通信推出中国首款全网通NB-IoT模组C1100,并宣布6月实现百万级量产。

此外,联想还公布未来会在联想4S店出售更多的物联网产品,这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从进展来看,联想懂的通信还是非常有希望成为联想内部的一匹黑马的。

5、国际化

实际上,联想集团早已不是一家专注于国内市场的企业,得益于Thinkpad的收购,联想的业务目前遍布全球。


其中,联想美洲区的收入最高,而中国区则名列第二。实际上,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6个月,联想中国区营收54亿美元,占整个联想集团收入的25%。去年同期,联想中国区营收60亿美元,占整个联想集团收入的28%。

也就是说,中国区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近10%,其中手机业务大幅下滑。这也不难看出,在联想手机在国内大幅下滑之后,为什么联想要让刘军在京东平台三年卖出800亿的目的了。

不过,联想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额是增长的,主要得益于拉丁美洲和西欧强劲的销量增长,分别同比上升63%和96%。据报道,联想智能手机产品全球销量共1530万部,同比增长10%,所以,全球范围内联想手机销量表现其实还不错。不过,手机业务的全球拓展成本高昂,联想手机半年亏损2.61亿美元(约合17.23亿元人民币)。

目前,Moto已经成为了联想手机的唯一品牌,这显然是为其国际化发展做准备的,毕竟,Moto在手机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仍然强大,后续要做的,是如何降低成本,提升手机的利润率。

这里还有一个不确定性在于,在所有中国品牌大举进入的区域,联想手机的增长率都出现了滞涨甚至下滑,典型的如印度市场,比较2016年和2017年Q3的数据,你会发现联想真的不是很擅长“内战”,如下图所示:


6、写在最后

杨元庆要“All In AI”,但AI基础薄弱的联想短期内很难依靠自身在AI领域有所建树,这光靠挖几个牛人是不行的。

回到本文的开头,我们看到联想在中科大开启的大赛,除了挖掘人才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能挖掘到好的项目。联想在AI领域,目前的策略就是投资+孵化。投资社会团队,孵化内部项目。其中,投资成为了快速成长的利器。

如果观察联想控股这些年的投资,你会发现联想做投资还是不错的,眼光好,收益高,人脉足。当然,这和柳传志的江湖地位也有关系。

只不过,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要实现落地其实并不容易,除了科大讯飞的语音产品,face++的人脸识别产品,阿里的城市ET大脑等少数产品之外,目前落地的人工智能产品非常少。360的周鸿祎早在2016年就断言目前的人工智能有泡沫,认为其中很多是无法落地的。

这些,都给联想的人工智能之路提出了挑战。

作为一个中长期的战略,联想现在开始All In AI,虽然晚了,但也属于亡羊补牢,通过几年的积累,大幅加大研发投入,凭借联想深厚的人脉关系,未来在智慧城市,产业互联网等方向上依然有一战之力,尤其是联想的物联网战略,布局较早,成果技术水平较高,还有运营商的全面支持,是最值得期待的。

实际上,联想的底子还在,手上还有一手的好牌。但联想的问题,在于老迈的管理团队和臃肿的,国企化的组织架构,此外,联想还缺乏能够把握当前时代命脉的战略高手,马云有曾鸣,马化腾有刘炽平,百度有陆奇,联想只有70多岁的柳传志。这导致了联想在PC增长红利消失之后,一直处于无头苍蝇的状态,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杨元庆主导了联想移动1亿美金的出售,结果到了2009年又用2亿美元买回来。

即便现在联想的60后团队确实找到了长期的战略,但如果不能保持活力,团队无法如臂使指,就算要去All In AI,又能怎样?

来源: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 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元庆能够“让世界充满AI”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gd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