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导读第11天

《论语》导读第11天

作者: 雨中丁香 | 来源:发表于2022-05-15 11:04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周日,本来打算睡到自然醒,结果不到6点就醒了,正好跟读《论语》。

今天读到《公冶长第五》了,前面两节讲了孔子不计较一个人是不是服过刑,主动把女儿嫁给对方,这正式孔子超越凡人的地方。孔子择婿,很平实很务实。

今天的内容对我来说有点陌生,对以下两句有所感悟。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今译:子游说:“侍奉君主,如果过分热切,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如果过于热情,反而会被疏远。”

导读:

凡事要有度。对人忠心耿耿,关怀备至,也要有分寸。劝谏别人,别人不听,就要适可而止,若喋喋不休,反而招人厌烦,被人疏远。

感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点像豪猪,太近了,容易被扎到;太远了,又显得生分。要么太亲近,要么太疏远,这个分寸感不那么容易拿捏。

举两个例子,比如昨天我写了劝诫儿子不要熬夜早睡早起的文章,发给他看了,晚上十一点我又打电话提醒他,他就有点不耐烦,说自己是成年人了,知道该怎么做,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读到这里,我就发现这个度没把握好。

还有,在跟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有时希望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愿望过于迫切,家长未必能理解到你的一片苦心,所以要懂事适可而止,同频的,可以多沟通,不同频的,可以少说,捡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闭嘴。毕竟只是老师,孩子最终还是要回到家庭。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今译:

有人说:“冉雍这个仁,有仁德,却没口才。”夫子说:“何必要口才呢?以伶牙俐齿抵触别人,常常被人憎恶。我不知道冉雍是不是具备仁德了,但哪里用得上什么口才呢?”

导读:

对冉雍来说,当务之急是提高德性,而不是提炼口才。人的某些能力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轻重缓急的问题。比如,专业技能很必要,一定要。但是,相比于专业技能,什么更重要?什么逻辑在先?答案:心智发育和认知能力,价值观和是非判断力。同样,口才很重要,必须有。但是,相对于口才,什么更根本,逻辑在先?——德性。这是另外一种“素以为绚兮”——素在先,绚在后。

感悟:

读了这一节,我想到一句话:德才兼备。德在前,才在后。一个人如果德行好,才华可以慢慢积累;反过来,如果德行不好,才华越高越危险。

德行就是一个人的底色,是“素”;才华是在底色上涂抹,是“绚”,底色干净,画出来的画才好看,底色被污染了,画得再好看也是乱糟糟的。

相关文章

  • 《论语》导读第12天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

  • 《论语》导读第11天

    今天是周日,本来打算睡到自然醒,结果不到6点就醒了,正好跟读《论语》。 今天读到《公冶长第五》了,前面两节讲了孔子...

  • 论语导读

    从进入论语学习后,生活也是忙了一重,起初的目的是为了不让脑子废了,每天背一段,依靠团队的力量,督促打卡,坚持下去也...

  • 探寻《论语》的哲学关键词

    ×重发 《论语》导读之一

  • 《论语》导读第16-17天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今译:夫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最高尚了!人民缺少它已...

  • 【论语导读】《论语》篇目次第

    《论语》次第 学而第一:学也者,所以学为圣人也。人无不学而知之,故《学而》居首。 为政第二:学而优则仕,故《为政》...

  • 《论语》导读之前言

    2009年时,司考刚过,工作很顺,时间充裕,突感无聊,于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看起了闲情逸书。其实那只是延续了查证...

  • 【论语导读】  夫子自传

    圣人孔子说话常言简意赅,他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即见其高超的语言概括力,在《论语》为政篇第四章,原文是这样的,子曰:...

  • 【论语导读】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 《论语》为政篇第十三章讲君子的格局胸怀,第十四章继续讲君子的人格,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

  • 【论语导读】慎言慎行

    慎言慎行 《论语》为政第二篇第十八章,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导读第11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gv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