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换代十三年,文人雅士游济南。
少长咸集大明湖,感于八月秋景残。
士祯《秋柳》诗四首,争相模仿千古传。
即兴咏柳写风景,明托歌妓色阑珊。
援引古典比今事,暗藏明亡之悲酸。
为了避开文字狱,意象隐晦笼雾烟。
句无定解求“多义”,随你说方又论圆。
阳春白雪和者寡,化作泉水流空山。
而今我欲句句解,拨云见日天碧蓝。
诗前自己作小《序》,半掩门窗半卷帘。
由外望内文化馆,可通灵犀一寸丹。
“江南王子感落叶”,“金城司马”泪涟涟。
王子萧纲简文帝,司马将军东晋桓。
触景生情悲秋色,“木犹如此人何堪”。
更引《小雅·采薇》意,兼以“湘皋”是屈原。
均以古意表今事,新亭墨客赋诗篇。
彼黍离离心如噎,半含半吐不直喧。
秋柳、 一
“秋来何处最消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写景建康城西门,秋天衰柳色不新。
余辉淡染南京市,谁人见此不消魂。
明托秦淮河妓院,今非昔比已消沉。
凄寂冷落谁来往,丝竹钟鼓难再闻。
引典缘自《古乐府》,太白诗句亦紧跟。
共认“杨柳可藏乌”,感触使人泪满襟。
真事是写大明湖,避开大明忌讳深。
选择南京景虚拟,由兴而亡事事真。
南京初兴明太祖,弘光南京灭于今。
点睛凭吊兴亡事,统领各章意难分。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写景回顾往年春,燕影参差喃喃频。
垂柳披拂阳光暖,双去双来乐欣欣。
而今不见双燕影,西风残照暮色昏。
明托往年眉额俊,公子贪恋柳成荫。
昵昵喃喃相媚好,而今车马不相闻。
引典《诗经·燕燕》诗,还有沈约赋《阳春》。
杨柳垂地燕差池,如今挥笔无妙音。
真事燕王开盛业,移居北京天安门。
燕王就是明成祖,而今明亡血腥荤。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写景陌上多系马,村中栖乌可托身。
繁华兴盛属往昔,而今梦远愁绪生。
眼前处处是衰败,谁人望此不悲情。
明托往日客来多,柳树青青斑马鸣。
小村偏僻有好梦,伏祥积瑞可得宠。
而今青楼空荡荡,人冷也把栏杆凭。
引典《乐府杂录》有,还有李白《广陵赠》。
白诗“系马垂杨下”,《杂录》详说唐太宗。
征辽马死皇帝叹,命题撰曲是乐工。
乌夜村事本《舆志》,晋朝何准居村中。
夜闻乌啼生小女,再闻乌啼充后宫。
东晋穆帝立为后,祥瑞降临一家荣。
真事可喻明太祖,当年开国何其盛。
更要思念马氏贤,皇后助夫建奇功。
反比郑妃遗祸患,育孙弘光朱由崧。
亡国由事而追人,宗祖无德败家风。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写景处处是哀怨,满目苍凉秋霜临。
京城却有塞外感,梅花落曲不送春。
明托美人多凄寂,无聊空旷总寒心。
怅然怀想空怀想,梦里温馨空温馨。
引典《元二使安西》,“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之涣有《凉州词》,春风何曾“度玉门”。
诗句都是写惆怅,飘荡无根乱世民。
真事追究山海关,冲冠一怒引清军。
痛斥汉奸吴三桂,国已不国亲难亲。
大明贵民多魔难,感受梅花凄凉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