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愿所有前路迷茫者寻得远方,一应终未,皆为新生”。
打开梁实秋的散文集《时间不语,却给出了所有答案》,便被印在扉页的这段醒目的句子所吸引,想来自己之所以被吸引,或许是应了自己的心境、处境吧。
冰心评价梁实秋说:“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像一朵花。”
余光中评价梁实秋说:“他的谈吐,风趣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
此前,虽对梁实秋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却从未完整看过他的书。在看书这方面,我真的是个“伪文艺”,买了很多书,拆封的却没几本。
但打开梁先生的这本散文集,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了。
是如冰心老师所言,梁先生才、情、趣,真的是三者兼备,是如余光中老师所言,梁先生的文章,总能让人感到他的文字诙谐中显洒脱,温润里藏深沉。
梁先生的散文,有一种清雅脱俗的情怀,闲逸超然的气息。文笔简约、平实,所求亦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之境。妙在文中,意在言外。
譬如在谈徐志摩的章节里,先生讲到美时,他写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美,山谷间刈谷者的歌唱是美,平原上拾穗者的侚偻着的身子也是美,乃至于一个字的声音,一朵花的姿态,一滴露水的闪亮,无一不是美。”
在谈客人时写道:“我常幻想着‘风雨故人来’的境界,在风飒飒、雨霏霏的时候,心情枯寂百无聊赖,忽然有客款扉,把握言欢,莫逆于心。”
在画梅小记的章节里,他写道“一张素纸,由我笔墨驰骤,我感到了‘自由’”
谈读书时,他写道“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
谈美食时写道:“主人起来,只闻异香满室,后来廉得其情,也只好徒呼负负。”
先生一生著作颇丰,繁忙的翻译和评论写作,也没有影响他对生活的热爱。他谈美、谈朋友、谈读书、谈美食……
在先生看来,有些事情,是是非非,原无需等待历史来证明。世事沉浮,丹心一点,不沉湎,不消极,保持一份高雅、恬静和淡然,即使人生愁苦也会呈现新的色彩。
喜欢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正如梁先生本人所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时间不语,却给出了所有答案。也许,人生正是这般平淡一阵子又丰富一阵子,才造就了它的绚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