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素心
前几天外出学习,认识了其它单位的一名同行。其实这名同行早在几年前我就认识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以前我对这名同行的印象一点也不好,经过短短两天的相处,我对她的印象仍旧不是很好。具体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说来。
最开始认识这名同行,也是在一次培训会议上,因为我们都是一个系统的,所以经常会在一起参加培训。我这个人认人比较慢,可是对她的印象却比较深刻。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潍坊参观学习,因为中途出现一些意外,导致上午的会议被延迟了很久。本来就是长途跋涉去参加学习,所有人都非常疲惫了,最后一个互动环节,主持人象征性地询问大家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赶紧摇头,她却举起了手,给人家的做法提出了一些质疑。
主持人不得不请出主办方的领导,给她进行了非常详细地答疑解惑。等到我们去吃饭的时候,餐厅的饭菜都凉了。而她却只在最后毫无歉意地给大家道了个歉,“不好意思,耽误大家吃饭了。”
其实我们没有举手的原因,除了想早点去宾馆休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这次的任务主要是来参观学习的。上午会议的承办方也在竭尽所能地炫耀他们取得的成绩,我们只需要认真聆听,汲取其精华就是了。至于他们那些不太符合我们当地实际情况的做法,我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必要非得提出来,和人家切磋一番。毕竟台下还做着主办方的上级领导呢,我们来到人家的地盘,总得给人家几分薄面吧。
难怪吃饭的时候,我听旁边一张桌子上的几位同行很不屑地议论她,“就她能耐,跑到这里来显摆,没看见人家领导脸色多难看嘛,这点眉眼高低都看不出来,情商太低了。”
情商低估计是很多人对她的评价吧,就连我这种和她毫无干系的人都听到不下两三回了。因为每次培训会议,只要有互动环节,她一定会举手提问题。要说她每次提的问题有价值或者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也行啊,可惜她提的问题,要么大家都知道答案,要么就是以当下的条件根本解决不了,大家知道提了也毫无意义,所以就不浪费时间了。
这次一起外出学习,让我再次见识到了她的会说话和情商低。比如她在和我寒暄的时候,先是把我一通夸,说是之前听过我做的报告,感觉我太厉害了。然后又借着我们单位的一位领导和她认识,和我畅谈了好长时间。
而在和另外一位很年轻的同行搭讪时,就使用了生活中很多人惯用的方法,看着你好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人家那位小伙子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她怎么可能见过。然后又借口传照片给人家,顺理成章添加了人家的微信。
吃饭的时候,席间有一位市里的领导,愣是被她拐弯抹角地感谢了一番,还被她敬了一杯酒。其实那位领导不过是某次活动的主管,具体操作根本和他没有关系。
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她仿佛自来熟一般,游刃有余地穿梭在每个人之间,从来没有冷场的时候。可奇怪的是,同去的几个人不但不喜欢她,反而最后都有些讨厌她。
我反思了一下原因,表面来看,她非常会说话,可实际上她说的很多话都很不合时宜。或者说有时候她说的话只针对那个和她说话的对象,却忽视了周围旁听者的感受。比如她在拍那位市领导的马屁时,就让我们在场的人很尴尬。因为只有她敬了领导酒,而我们却实在无法找到像她那样冠冕堂皇的敬酒理由。
由此可见,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情商就高,情商高不仅表现在会说话,还应该说出的话让周围在场人都感觉很舒服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