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1讲,听课笔记

111讲,听课笔记

作者: 欧阳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2-12-03 19:33 被阅读0次

111.前凉:十六国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政权

主讲:姜鹏

      在整个十六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是前凉。说到前凉,就不能不提张轨这个人。张轨出生在安定郡乌氏县,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市,晋惠帝在位期间,他前往都城洛阳,担任散骑常侍。不久之后,八王之乱爆发,整个洛阳动荡不安,张轨看到政局混乱,就准备离开洛阳,前往自己家乡附近的河西走廊一带。永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01年,张轨接受了中央政府的任命,出任凉州刺史,兼护羌校尉。到任以后,张轨表现得非常积极,保境安民,劝课农桑,设立学校,在他多年的经营之下,凉州甚至成为了当时中原人士避难的场所。

      公元307年,刘渊起兵围困洛阳,当时刘渊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洛阳周边,洛阳城内的王公贵族非常恐慌,很多大臣都溃散而逃,就在这个时候,张轨及时地派人前去援助,等到第二年,张轨再次派人前往洛阳,命令自己的凉州军和其他各路勤王军共同作战。最终,刘渊的军队抵挡不住,从洛阳周边撤离。

      转过年来,张轨突然患上了风疾,连话都说不了,于是就让儿子张茂代替自己,代理州牧。张轨治理凉州多年,不仅把这一片地区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多次勤王有功,所以在当地很有威望,也很得民心,但是当时有一个叫做张越的人,他出身于凉州的名门望族,在得知张轨患病以后,仍然不顾民心向背,试图联合自己的哥哥张镇将其取代。张轨感知到有人在搞手段之后,表现得非常洒脱,立刻发布告谕,表示自己想要辞去职位,告老还乡。

      张轨这边告示刚刚发布,就有官吏和百姓找到了他,说现在整个晋朝多变故,这么多年来,正是因为有你治理凉州,这片土地才能保持稳定安宁,如今张镇兄弟居然敢肆意逞凶叛逆,那就应该诛杀他们。张轨听了这番话以后,一面派人带兵展开讨伐,一面派人找到张镇,进行劝降。很快,张镇选择了投降,亲自认罪,其他谋反者也被讨伐殆尽。此事过后,凉州地区算是真正安定了下来。

      虽然凉州地区恢复了稳定,但是放眼整个西晋,此时正是风雨飘摇之际,公元311年,前赵军队攻陷了洛阳,俘虏了晋怀帝以及诸多王室成员。为了躲避中原的混战,当时很多关东、关中地区的世家大族和商贾百姓都逃窜到凉州地区,张轨下令兴建城市,命令地方官员安抚流民。公元313年,被俘虏的晋怀帝被毒杀,晋怀帝的侄子司马邺即位,是为晋愍帝。随后,晋愍帝立都长安,封张轨为太尉、凉州牧,张轨则再次委派三千卫士前往长安,拱卫王室。

      公元314年五月,张轨病重,临终之前,这位为西晋王朝费尽一生心血的大臣留下了一句遗言——“文武将佐,务安百姓,上思报国,下以宁家”。张轨死后,他的长子张寔(音:十)代理了凉州牧的职务。相比于父亲张轨,张寔的个人能力和品行素质要相对差一些,至少在驾驭部下这一点上,张寔是比较失败的。公元320年,张寔被自己的部下所杀,好在张寔的弟弟张茂很快将谋反的部下诛杀,并自称为凉州牧,接管了凉州的管理事务。

      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茂还没坐稳凉州牧的位置,前赵的皇帝刘曜就亲自率领二十八万大军讨伐凉州,史书上记载,当时“张茂临河诸戍,皆望风溃逃”,意思就是说张茂当时命令士兵们沿着黄河屯驻守卫,但是这些士兵看到前赵的军队之后全都望风而逃,随后刘曜扬言要多路渡河,准备围攻凉州,凉州军民为此大为惊恐。不久之后,张茂派遣使者向刘曜投降称藩,并且献上不计其数的珍宝和牛羊,刘曜也没有继续展开军事行动,而是封张茂为凉王,将凉州、益州以及西域的军事事务交给他来处理。凉州地区再一次躲过了一次危机。从接替张寔到公元324年去世,张茂一共在凉州牧的位子上坐了五年,取得了不错的政绩。

      张茂一生没有儿子,所以在他去世以后,张寔的儿子张骏继立。不久之后,曾经多次与凉州地区敌对的前赵政权被后赵所灭,张骏趁机拓展势力,把陇西地区纳为己有,而且相比于父亲张寔和叔叔张茂,张骏在治理凉州方面更加用心,在他的治理之下,西域各国城邦都来贡献宝物,前凉开始走向最为兴盛的时代,顺便一提,虽然到这个时候,西晋王朝已经灭亡了快十年,但凉州一直沿用的都是西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愍帝的年号。

    公元346年,张骏逝世,他的儿子张重华继立,这个时候张重华年仅二十岁,所以后赵的石虎就想趁着他年幼,夺取凉州地盘,但在随后的三年里,张重华和石虎多次交战,不仅屡次重创后赵军队,而且最终在抗击后赵的战争中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后赵也受这一系列战争的影响,很快瓦解。

      从最开始的张轨到现在我们讲到的张重华,前凉的领导者已经更迭了五代,这五代领导者有一个算一个,先不说个人能力怎么样,但至少在治理凉州这件事上,都可以说是尽心尽力,所以经过这么多人的努力,在张重华统治时期,整个前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前凉地区向南可以抵达逾河,向北可以抵达居延,向东可以抵达秦、陇,向西可以抵达葱岭,面积十分广阔,那么在张重华之后,前凉还能继续延续这种繁盛的局面吗?

      公元353年,张重华病逝,大家可以算一下,346年张重华和石虎作战的时候,才二十岁,那么他去世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所以接下来张重华的儿子张曜灵即位的时候年纪很小,才十岁,那就得有一个辅政大臣在他身边了。这位辅政大臣是谁呢?是张重华的庶兄,名字叫做张祚。张祚虽然被任命为辅政大臣,但是他很有野心,张重华去世没多久,他就擅自废掉了张曜灵,自称为凉王。

      而且比有野心更糟糕的是,张祚品行很差,为人凶残暴虐,疑心又很重,当时张祚虽然坐上了凉王的位置,但是对他来说,情况非常不乐观,一方面由于他自身素质比较差,河西地区的人民对他心怀不满,另一方面,他有一个族人叫做张瓘,当时镇守在枹罕【 fú hǎn 】(今甘肃省临夏附近),拥有重兵。自己本身就不得民心,身边又有一个手握兵权的大将,张祚当然是非常担心了,于是觉得过着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不如先下手为强。公元355年,张祚派兵偷袭枹罕,结果反被张瓘击败。随后张瓘以此为理由,出兵姑臧,也就是张祚的治所。张祚得知消息以后,心中惶恐,一方面害怕张瓘打进来,另一方面又害怕城中的大臣们趁机拥立被自己废掉的张曜灵,张祚心想外面的张瓘自己解决不了,姑臧城里面的张曜灵自己还是可以处理的,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连忙派人处死了被囚禁的张曜灵。

    但是大家想想,原本张祚就不得民心,现在他又把张曜灵给杀死了,大家肯定对他更有意见了,所以还没等张瓘率军杀进来,张祚就被城中的大臣们杀死了。张祚死后,张瓘进入姑臧,拥立了张曜灵的弟弟张玄靓为凉王,张瓘自己则担任尚书令、凉州牧。我们一看就知道,这又是幼主加辅政大臣的模式,当时年仅七岁的张玄靓是个傀儡,前凉的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张瓘的手中。

不久之后,张瓘被另一位大臣宋混所杀,后者成为了前凉新的辅政大臣,宋混死后,他的弟弟宋澄代替他继续辅政。公元361年,张玄靓的族人张邕起兵,在消灭掉宋澄势力以后,自任中护军,任命张重华的弟弟张天赐为中护军,二者共同辅政。

      前凉发展到这个阶段,政局已经变得相当混乱, 张邕辅政之后,变得骄纵专横,张天赐趁机将其杀死,两年以后,也就是公元363年,张天赐又杀死了张玄靓,并且自立。但是夺取大权以后,张天赐也并没有尽心尽力治理凉州,而是沉湎于酒色当中,不理政事。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前凉逐渐走向衰落,公元376年,崛起的前秦向前凉发动了进攻,当时苻坚率领十三万骑兵渡过黄河,张天赐急忙调遣部队进行阻挡,但是前凉军队屡战屡败,最终张天赐选择了投降,前凉就此灭亡。

      从公元301年到公元376年,前凉一共经历了七十六年,在政权前期,历代领袖虽然个人素质有所差异,但在治理地区,发展实力方面都是尽心尽力,但是随着领袖年龄的不断变小,辅政大臣野心的不断膨胀,领导势力的更迭速度变得格外的快,前凉也在这样的混乱局面中迅速走向了衰弱,最终则不可避免地被其他政权所吞并。

相关文章

  • 111讲,听课笔记

    111.前凉:十六国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政权 主讲:姜鹏 在整个十六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是前凉。说到前凉,...

  • 2020-05-19 情绪要被正视,而不是抑制

    【目标回顾】: ? 上课&讲试卷 完成 ? 笔记 完成 ? 听课 完成 ? 阅读 ...

  • 95讲听课笔记

    95. 石亭之战:最能说明如何“以史为鉴”的一次战役 主讲:姜鹏 在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战争后,东吴方面也...

  • 88讲听课笔记

    赤壁之战中,谁是正义的一方? 主讲:姜鹏 公元208年农历七月,曹操率领军队南下。正好这一年的八月,荆州牧刘...

  • 96讲听课笔记

    96.司马懿如何登上历史舞台? 主讲:姜鹏 在三国时代,曹魏政权领导人的更换速度很快,曹操逝世以后,曹丕仅仅...

  • 99讲听课笔记

    99.三国归一 主讲:姜鹏 司马昭在公元263年消灭了蜀汉政权,但是好景不长,他在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不久就去世...

  • 93讲听课笔记

    93.刘备为什么会被火烧连营? 主讲:姜鹏 公元219年,孙权袭杀关羽。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接受了汉...

  • 94讲听课笔记

    94.诸葛亮最有胜利希望的一次北伐,为什么失败了? 主讲:姜鹏 蜀汉建兴六年,也就是公元228年的春天,在写...

  • 132讲听课笔记

    132“唯才是举”的得与失 主讲:姜鹏 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曹操唯才是举政策的得与失。那么唯才是举,它是不是像...

  • 131讲·听课笔记

    131讲曹操为什么要提“唯才是举” 主讲:姜鹏 曹操之所以提出唯才是举,针对的就是东汉后期的那种选拔制度,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1讲,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qm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