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匠人”和“职人”
一向对私人定制情有独衷,因此每次孩子过生日,都是从一个做烘焙的朋友那儿订蛋糕,只可惜今年这位朋友的先生赴美深造,他们全家都在大洋彼岸,于是我又从同事处打听,看看谁还有能做蛋糕的朋友。
一位同事给我们推荐了她朋友的微店。货比三家,我对价格自然也很关心。同事告诉我,她这个朋友的蛋糕比较贵,一个六寸的就要将近400块。400块!我开始盘算,按计划我是想买个大一点的让孩子和班里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如果这样的话1000块都远远不够。同事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的确是贵,不过蛋糕选材都是顶级的,因为她这位朋友曾旅日八年,深受日本“匠人精神”的影响,做东西很精细,很追求完美。
虽然最后银子有限,我另外选择了蛋糕,但我坚信同事朋友的蛋糕品质。我相信在“工匠文化”中浸淫过的人,都会带着虔诚和信仰来完成自己的作品,也能让品尝或使用自己作品的人感到熨贴和惬意。
“工匠精神”被称为日本社会的脊梁和灵魂,基本可从三个层面解读,第一:手工从业者;第二,一生悬命一件事,执着坚守;第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完美中追求禅意。在现代的日本社会,“工匠精神”通常被称为“职人气质”,不再局限于手工业者,而是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在日本媒体的报道中常有“政策职人”、“相扑职人”“教育职人”“科学职人”,颇有几分行家里手的味道。相对于“工匠精神”,我更喜欢“职人气质”的表述。职业是安身立命的,这个词能够表达我们对它的深情、敬畏和严谨。
2. “体育职人”的专业主义写给想成为“职人”的我们
里约奥运会上,女排姑娘用一场场荡气回肠的比赛点燃了民族激情,决赛夺冠时万人空巷,“女排精神又回来了“这样的新闻标题刷爆了大家的手机。
面对着排山倒海的褒奖和荣誉,女排总教练郎平却异常平静,她说,不要一赢球就谈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一直都在,我们赢球靠的是过硬的技术。
上世界80年代中期,“铁榔头”功成身退,倔强的她很快发现,个性和追求注定自己无法像其他队友一样走向仕途。她自费去美国留学,辗转世界各地的职业俱乐部执教,一步步地把自己磨砺成了顶尖的职业排球教练。她的“职人气质“中有老女排的顽强拼搏,但更多的是科学、高效和可持续。她带来了世界最先进的排球思想与运动理论,引进了最专业的体能和康复训练师,构建了大国家队的阵容。女排不再是经常要打着封闭针上场的“铁姑娘”,而是一群随时保持着良好竞技状态的青春美少女。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过硬的技术正是来源于对自己专业领域的自信和笃定,这种笃定和自信最终成就了郎平宠辱不惊的王者之风。我辈平凡,但若努力修炼这种“职人气质”,也能在职场中获得认可和尊重。
3. 让“美食职人”倾注毕生精力的“紫色光芒”
最近迷上了游泳,在网上搜罗了不少游泳的学习视频和资讯,看到有一条消息时我很吃惊——世界飞鱼“菲尔普斯”的最高记录是,一年365天,360天都泡在水里。
那一刻,我有点同情他,反复的蹬腿和划水,对我们这群业余爱好者这来是莫大的享受,但对他来讲,有时会成为苦役吧,直到我听说了日本的一家羊羹小店的故事。
写给想成为“职人”的我们上图中就是这家小店的制作的羊羹,看起来如同晶莹剔透的果冻,其实制作方法极其简单,就是把红小豆碾碎,和砂糖琼脂混合熬煮,最后冷却制成。这家小店只有3平米,但年收入却高达3亿日元(相当于 2300万人民币)。
这家店的老板叫稻垣笃子,她在接受采访时说,铜锅置于炭火上炼制时,在短暂的瞬间,红豆馅会发出紫色的光芒,这种光芒透明而美丽,让人感觉像红豆开花了一般。笃子高中毕业时从父亲的手中接过这家小店,现在已是耄耋老人,她的“职人气质”就是专注和坚持,第一次看到这种光芒时,已经是从业十年后,为了目睹这一光芒,她几乎倾注了一生的心血,
笃子说,每次目睹这种光芒,她都有无以言表的爽快感。而这种爽快感,我相信菲尔普斯有,每个 “职人 ”都会有,“紫色光芒”是在无数次看似机械重复后的“灵光乍现”,也是对每个普通劳动者的礼赞。
4. “艺术职人”的必经之路
“匠心匠气”不总是个褒义词,尤其是对艺术创作而言。
上学时,我的一位同学是TVB剧的粉丝,在她的带领下,我追了不少TVB剧,可看着看着,我便嗤之以鼻,觉得TVB剧总是输出着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总是有固定的套路和模式。过于俗气和匠气,顶多是流水线上的合格产品,终难成大气。
特别是当我听说TVB还要求艺人还要朝九晚五,严格守时上班时,更是无法理解,对艺术类行业而言,这难道不会扼杀激情和创造力吗?
写给想成为“职人”的我们毕业后,我成了媒体人,在从业第五年之际,一部真人秀节目火爆荧屏,这就是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对这一现象级的节目,同行们都很关注,也都想分析,在了解一个数字之后,我的敬佩之情更如高山仰止——《爸爸去哪儿》的节目净长虽只有一个多小时,但却是从上千个小时的素材中挑选出来的。
上千个小时,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音效、字幕、特技…..一个个“职人“细致而严谨地工作,一个个 “职人“团队地通力配合,最终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映,成就了一部让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
弘一大师的一生有两个阶段,前半生是痴迷艺术的滚滚红尘,后半生是过午不食的晨钟暮鼓,看似泾渭分明,却又水乳交融,正如他弟子丰子恺的评价:宗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严谨规律的“职人气质”并不会成为艺术的桎梏,相反是艺术的必经之路。
5. 走在成为“职人”的路上
这两天看简书,一位新近签约作者在分享自己的经验,他说自己一直在苦苦找寻适合自己的风格,后来终于找到了,因为自己虽然文字不出众,但插画画得很好,放在网上图文并茂,也圈粉不少。
我不由心生感慨,互联网+,O2O,连接的零成本,协作的自由,组织和体制的逐渐消解,都为“职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都将让“职人气质”拥有更多的拥趸,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理想设定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难道不是当下吗?当下难道不是一个让“职人”和“职人气质”大放异彩的时代吗?
我天生手拙,工匠是当不成了,但我要当“职人”,一个严谨专业、自律自由的“媒体职人”,我要培养自己的“职人气质”,一种科学态度和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境界。为了这个梦想,我暗下决心,永远对文字有洁癖,对思想和观点有执念。虽殚精竭虑,也死而无憾。
而你呢?是不是也在逐梦的路上,愿志同道合的我们,能用职人的胸怀,享受单纯而丰沛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