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说长不长,因为我知道祖国在未来还有很多很多个70年;
70年说短不短,因为从建国到现在,祖国走的每一步都并不轻松简单。
在一瞬间都有一百万种可能,那么70年呢?我想祖国可以告诉我们有什么可能。
95年出生在南方小城普通家庭的我,要站在多么宏观的角度分析建国70年的成就,那实在还并不成熟,但是落实到自身一路走来的变化,以小见大,也足以见证自己的祖国一直在向前、一直在强大。
6岁之前,家里是小小的黑白电视,是巨大的收音机,是吊在屋顶的三叶风扇,是父亲生锈的黑色自行车,是只有一边的旧旧煤气灶,是在外边的公共厕所。
6岁那年搬进新家,家里是创维的彩色电视,是扁平的影碟机,是高大的摇头落地扇,是父亲崭新的助力车,是宽敞的厨房和食厅,是干湿分离的瓷砖浴室。
还读小学的时候,每一年会把前一年用完的习题册,用橡皮把铅笔填的内容擦掉,收起来,还有一些不穿的衣服打包起来,这是要送去给父亲农村亲戚的孩子的,他们会很开心。
后来,那些练习册和不穿的衣服也失去了用途,因为农村亲戚的家境也日渐好转,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已经负担得起,孩子们也有条件穿上了一手的新衣服。
后面的变化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的。
有了第一台大屁股电脑,还没联网,只用来打字、玩游戏。
奶奶领退休金了,我的零花钱也跟着多了一点。
初中开始享受到义务教育,学费减免。
有了小小的MP3,再到MP4。
家里的电脑联网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一次网购。
大学第一年去学校还是坐大巴,第二年就开通动车了。
和爸妈第一次视频。
出门不带钱包了……
记得有一次买饺子,阿姨的话让我还印象深刻,他们小时候的奢望是能够24小时有电,没想到活到现在,不仅活在了那个奢望的世界里,还活在了曾经只是幻想的世界里,无论是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还是飞机、高铁各种交通带来的便利,都是曾经想象中的罢了,可是现在在几千公里之外,她也还能通过视频跟儿子畅所欲言,要知道她是经历过写信、发电报的年代的,我想她的感受会比我强烈得多得多,毕竟在我看来,24小时有电,是我一出生就已经存在的事情了啊。
70年,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为过,虽然我还只参与了24年,但这24年谁说不精彩呢?
97年、99年,香港澳门分别回归,尽管年龄再小,也能感受到从大人们传递来的喜悦;
03年杨利伟叔叔和神舟五号飞向太空,我们虽还是小学生,也无比兴奋自豪;
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初中课堂上老师放着《北京欢迎你》,我们跟着大合唱;
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即使没有到现场,也从电视屏幕感受到祖国的繁华……
风风雨雨70年,祝祖国70年华诞生日快乐!
下一个70年,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