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静心美文美图
《道德经》解:“为学”与“求道”

《道德经》解:“为学”与“求道”

作者: 言雄南 | 来源:发表于2023-02-28 18:59 被阅读0次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求学是“有为”法,知识、经验,需要不断积累,愈加愈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子认为,知识是追求外在经验的总结,越积累越丰富。但老子并不认同知识对世界的作用,而是认为自然之道,需要心灵的“玄览”、“静观”。

    “为道”,指通过直观体悟的方式,感知内心的虚静,或冥想或体验以把握事物的运行规律。这里的“道”指自然之道、无为之道。日损,指逐步减少外界对心灵所诱引的欲望。修道的功夫越深,内心的私欲妄想就越少。除去了私欲妄想,就可以返璞归真,至于无为。

    由此看来,修道与做学问恰恰相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修道要学会舍弃,把知识学问,以及内心的欲求慢慢放下,最终做到清静无为。二十章说学问之道就是“绝学无忧”,放弃所有知识、观念,超越一切形而下,进入“清静无为”的境界。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减损到了最后,一无所有,没有物质欲望,没有私心杂念,没有主观妄想,没有功利思想,最终返璞归真,达到无智无识而又无所不知的“无为“境界。

    知识积累越多,对道的领悟就越少。只有减少再减少,去除人为的观念,去除一切执着,才能达到道的境界。

    所以,想要寻得大道,就要冲破知识的樊笼。任何知识都有局限性,是较为低级的观念与识见,和天地自然的大道不在同一层次。道是远超世俗之理的永恒之道,需要用无我之心去体悟。追求知识、技能、观念,乃至名利、机巧、欲望者,就不要奢望能得到“道”的垂青,因为这些只会使人执着而偏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解:“为学”与“求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bil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