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面试中正确且生动地传递关键信息?掌握故事化模型就够了
面试中求职者的人设打造不是靠自吹自擂,而是靠讲“故事”去反向印证面试官的判断。
很多人在简历中自我评价那一栏,以为写下了“做事有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强”,或者在面试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了几句自夸的话,面试官就真的会那么判断。这也就是很多时候,为什么自己感觉面试状态很好,回答也不错,但就是拿不到offer。
究其原因,是你没有从内心深处去让面试官觉得你具备应聘岗位的素质和能力。
任何公司都会对招聘岗位有一个基础的人才画像,也就是这个岗位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哪些素质和哪些经验,而这些就是面试官判断的依据,经验和技能是固定的,根据你过往工作经历来判断,做没做过?丰不丰富?到底匹不匹配?
但针对素质的判断,会偏主观一些,主要通过求职者语言表达中的关键信息来验证。
举个例子,公司需要招聘一个前台行政人员,之前岗位的人员离职就是因为做事不认真,小问题容易出错,责任心差,做事有头没尾的。那么针对这个岗位的素质要求就是认真且责任心强。
实际面试中,面试官可能会这样去问:
你先自我介绍一下?
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
你身边的同事或者朋友都是怎么评价你的?
你之前工作经历中有哪些成就感的事情?
拿一个问题举例,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优点?大部分人可能直接回答:我沟通能力很强,很富有责任心,做事认真细致。就这样结束了。
这样听着能自我感动,但绝对打动不了面试官,说了基本上跟没说是一样的,有耐心一点的面试官可能会引导你进行详细说一下,有没有什么经历让你觉得自己沟通能力很强;没有耐心的,面试就结束了,回家等通知。
任何想说服别人、激发对方认同的场合,都需要故事,因为只有故事才能引发共鸣。这里所说的故事不是自己去胡编乱造的,而是根据你过往的实际经历进行提炼和优化的。
好的故事都是有套路的,小说为什么会打动你?电影为什么能让你潸然泪下?都会遵循一种规律。
好的故事=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展示
到这个地方,有些伙伴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之前我们学习过STAR法则,通过情境、目标、行动、结果这四个方面来完整的诉说一个经历也可以啊?
说实话,当然也可以用STAR法则,但是唯一的区别就是适用边界有所差异,STAR法则更适用于证明自己的业绩结果,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技能和经验方面;而故事化模型更适用于素质方面的证明。
比如要证明自己责任心强,运用故事化模型应该具体怎么准备呢?
1、梳理自己过往经历中关于责任心印象最深的三件事
2、根据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展示这五个要素分别重新组织语言描述故事
3、筛选出一个最能打动自己的故事,作为答案
知道了故事化模型的五要素,也知道如何准备后,我们不妨来练习一下:面试官问你有哪些优点,你想表述强调“责任心强”这个主题,该怎么表述?
不用故事的话,你可能会说:“我责任心强,做事特别负责,也愿意加班,领导和同事对这么评价我……”
然而,如果用以上介绍的故事模型,可以这样表述:
在去年公司年会期间,行政部负责年会的物资准备,我作为前台行政人员,负责物资的入库保管,很多物资在年会开始前几天陆陆续续的寄到了公司,我也都每一件不落的登记入库了,出于自己的职业习惯,除了收货、登记和保管外,我还利用不忙的时间把物品的质量都检查了一遍,直到年会前一天下班时,奖杯和锦旗才送到,我依然逐一进行检查,突然发现有错别字,心想这明天要颁奖了那不得出大事,就立马打电话给负责物资对接制作的负责人,她立马赶回公司,知会广告公司连夜加班重新制作,我俩又重新把所有的物资都检查了一遍,直到晚上10点才弄完。第二天年会顺利举办,没有出现任何物资方面的差错。后来负责物资的同事感激涕零的对我说:真是太感谢你了,否则在年会上就出大丑了。说的时候,紧紧握住我的手不放开。
用了故事化的套路之后,是不是效果会不一样?是不是更能印证你的责任心很强?
重新拆分一下这个简单案例,以便大家能更好的运用。
这个案例中的冲突是:下班后发现刚到的年会物资有错别字
行动是:电话及时告知具体对接人,协同对接人重新检查所有物资是否有错误
结局是:年会顺利举办,没有出现任务物资问题
情感是:感激涕零的说感谢
展示是:紧紧握住我的手不放开
掌握了故事化的模型,可以于悄无声息处打动面试官,正确且生动地传递求职者想传达的信息。把思维放开,在面试中很多的表述都可以灵活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