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报仇与报恩
范雎任秦相后,首先想到的是报仇(万般羞辱须贾,索要了魏齐的人头),而不是报恩。
他的报恩,还是在王稽的带有不满和批评的提醒之后。然后他还把两位恩人王稽和郑安平放在了不当的位置,都成了秦国的罪人。
在司马迁的眼里,范雎并不是一位君子,而是一位投机的利己主义者(尽管文章也赞叹了范雎历经苦难而成大功的精神)。
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著名人物在《史记》里有很多。
跟范雎道德上接近的人物有主父偃,他成为齐相后,散五百斤给旧友,怒骂他们当初对自己的冷落,从此不愿再见他们。
最过份的是朱买臣。早年贫困,妻子离去,后来官至九卿,回家乡会稽的时候,把前妻及其新丈夫接到官邸享受富贵。一月后前妻羞愧上吊。
跟他们相比,苏秦算是不错。苏秦早年被家人和邻里耻笑,后来身挂六国相印返乡,曾经不给他饭吃的嫂嫂匍匐在地。苏秦问她何故前倨而后恭,嫂嫂说因为看他黄金多啊。苏秦感叹世态炎凉,散了万金给亲友。
韩信做得就更好了。荣归故里后,送他饭吃的漂母,被赠千金;曾让他从胯下爬过的少年,被提拔为楚中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