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听课,发现不少老师讲课时,或为了活跃气氛,或因有人听课,应景式体现课改精神,采取小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研讨和展示,但在具体操作中却有诸多不合适的地方。
小组教学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改变原来的机械讲授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策略,以期更加贴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国家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型跨界型的人才,习主席强调:“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前些年,不少学校推行小组教学,搞得轰轰烈烈,全国扬名,不少学校参观学习,回去后,遍地开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名校的做法逐渐偃旗息鼓,甚至消声灭迹。这说明这种方式有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这一点不少老师都有体会,不再赘述。
从听课的反馈来看,我们老师的课堂上小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小组教学不是任务的分解。老师课前将学习内容分给各个小组,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说实话,学生展示的内容表面化浅层化,难以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对知识有效归纳、对规律正确概括。
个别小组展示时,当老师插入一句话或进行追问时,出现了冷场,浪费了大量时间。有些东西,还得从头再来。
更严重的是,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学生好象页偏重于自已所分内容的关注和学习,对其他组的任务,好像与已无关,漠不关心。既无较好的提前预习,又在课堂上参与度不够。
这是最大的不公平,无形中剥夺了其他学生学习的权利。 不少学生潜意识认为,只要完成自已的任务,好像就完成学习了。因为任务之外的学生不会被老师提名回答问题,不会被老师进行督促检查和有其他要求,所以很放松,没有任何具体的约束!
小组教学可用,但要慎用。要有策略的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