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过年,必得在腊月二十九,做到万事俱备,年三十、初一是祭祖的日子,不像我们现在,大年初一还在超市买买买。对联是家家户户过年必备之物,我们现在都是挑了自己喜欢的吉利话儿买回一副贴上即可,而以前的大户人家,不仅有对联、门神,还有挂牌、桃符,一门不落都要贴上。
五十三回道:“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对联大家都知道,不用赘述。桃符是木制的对联,多立于柱前,也叫“抱柱”。挂牌则以红纸或彩绸,剪成各种花纹图案、吉祥福语,悬挂在佛前、门楣或屋檐等处,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不同于平民百姓家用红纸写春联糊大门,贾府的桃符多为贵胄才用的木制雕刻,匾额对联不乏皇帝御笔亲赐,平时挂了一年,岁末得重新油一遍,方焕然一新。
以前的大户人家因为房多,对联、挂牌数量极多,除了要贴大门,二门、角门、屋门甚至马厩都要贴,不过长短不一。大门的对联比较长,奉灶王的不过一尺长,影壁正中挂“福”字、“鸿禧”等挂牌。在门额上还要贴上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门笺子”。这种门笺子贴在门额上,一是好看、喜庆,二是“笺”字与“钱”字互为谐音,贴门笺就是贴钱招财。在大门口的照壁上,有“出门见喜”的字条,在院内到处还贴“福”、“禄”、“寿”、“禧”、“财”等字条,就是卧室的顶棚上也要贴上“福体安康”、“抬头见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