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唯读书高于一切,但是有学识的人不能写在脸上,即便有XX文凭你也不能天天戴在身上,这也与越有文化越谦虚不符。找来找去唯独能够代表着就是戴眼镜。戴眼镜无形之中象征着学识和儒雅。在老家一提到戴眼镜的人通常是别人家的孩子,让人羡慕着。
然而眼镜这个东西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沾就脱不掉。造成的麻烦可能是不戴眼镜的人永远体会不到。
1、鼻梁压塌、眼球变死鱼眼。眼镜戴久后,眼球的白色部分会增多,黑色逐渐减少,像死鱼眼一样。眼镜一直托在鼻梁上,鼻梁被压塌。眼镜店打着轻薄的卖点,对鼻梁压力下,价格不菲。
2、影响运动。但凡跑步还是踢球,眼镜挂着是个累赘,就像鞋里的一粒沙子,看似细小不起眼但总不舒服。
3、眼镜容易起雾、脏、带油。戴眼镜戴的人永远会对初中物理课上的“冷凝起水”印象深刻,尤其在南方的冬天,冻中夹着阴雨绵绵,从室内到室外,或者从室外到室内,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实验证明。
4、依赖症。离开眼镜,眼前一片朦胧,感觉跟瞎子无异。很多时候会出现你不确定是不是别人在跟你打招呼,“无视”的走过,被贴上高冷的标签。也很多时候热心点回应又难逃认错人的尴尬。
5、不小的费用开支。眼镜行业是被评为最暴利的行业之一,就一个镜架加两块镜片,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一般一两年就要更换一副新的。
戴眼镜的种种不适,市面上已有的近视激光矫正手术,身边做的人屈指可数。
最大的担心还是手术风险:
一是手术万一不成功,眼睛瞎了、干燥、流泪。
二是对手术后遗症的担心。
一项新技术出现不久,不知道二十年后会有什么后遗症。这也是普遍一个疑问如果近视手术这么好,为什么国家领导人和医院医生大多还戴着厚厚的眼镜。
自己向来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对于一个决定会思前想后、犹豫不决。
然而最终决定做近视手术,短短两个月内,从最开始脑海里冒出想法到询问周边的人再到网上搜集资料最后到医院检查预约完成手术。
为什么自己最终会做(半)飞秒近视手术:
1、飞秒是目前最新最先进的一项技术。飞秒通过了FDA认证(美国医药协会),相比之前的激光手术,这个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上手术后第二天就恢复正常,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
2、身边的正面反馈。身边做过该手术的同事、同学反馈都是很好,即便好几年过去了,视力都挺好没有什么异常。这算是给了自己实打实的信心。
3、对于昂贵的费用持阿q精神。飞秒手术费不便宜,在1万-2万之间。对比市面上一副眼镜的价格也在大几百,甚至上千。十年到二十年算下来,配眼镜的钱也不少。更何况自己的信用卡额度还能够支付。
4、急于摆脱眼镜的困扰。手术后反馈摆脱眼镜的那种爽,是及其诱惑的。形容世界从马赛克版到4K高清版。但凡戴过眼镜的人都会梦寐以求。
5、卓克卓老板的背书。甭管上网查看手术再怎么好,即便费用能承受,始终迈不过的一个坎就是手术的风险。即便手术成功后后续变老的后遗症怎么样不得而知。科普文作者卓克卓老板《卓老板聊科技》上专门有讲这个话题,卓老板说:
“它(飞秒)是稳妥的手术,而且手术之后副作用很小,小到远比近视给你带来的困扰还要小,它也是经过 FDA 严格审批的,而且应用了多年,你只要是去正规的医院,按照医嘱做就行,前期的测量会敲定手术的方案,有些角膜过薄的人或者年龄过小的人,你想做人家也不给你做。”
卓老板的这个回复的重要性,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范文经常引用的一句话: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现在出门不用找眼镜、带眼镜,真正可以实现一部手机走天下。
住了三四年的小区,发现对面楼栋是有人活动,清晰看到有人在书房玩电脑,在餐桌吃饭。
以前从没注意过,夜下街道两侧的霓虹灯广告牌。灯光璀璨下的广告牌原来有字、画和电话号码。
在读初中的时候,戴眼镜的还是少部分,当时班上有一个成绩不错的同学但是近视度数很深,挂着厚厚的眼镜。有一次他的一支铅笔从书桌上掉到地板上,弯腰去捡,结果发现没戴眼镜,不知道铅笔在哪里,重新把眼镜戴上才找到捡起来。
这个捡铅笔的事被班上同学当笑话讲了好久,我们也笑了很久。回头看,都是too young too simple,大家陆续戴上了眼镜,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现在自己又恢复到掉了铅笔能直接就能捡起来,但不会再觉得捡铅笔的事好笑。因为会更加珍惜失而复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