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看到一些人感叹写作不易。
昨天南风南里的一篇文章上了简书首页,内容大概是坚持写作很久了,而且粉丝超级多,早就达到申请签约作者标准了,但是一直没有申请签约。他说自己一路写来并不容易,所以不想给自己太多压力,写着就好。
从彭小六大神到南风南里,期间还有很多人在感叹写作不易,比如那篇《如果我是老板,我一定不要日更写文的员工》,大家似乎在用各种视角感叹写作不易,呼吁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非做不可的任务。
兴趣与任务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自愿,一个是强制。
任务总是分布在规则之下,动力由许多外在因素提供,比如靠写作得来的收益,粉丝的期望等等。一旦写作成为一种任务,我们就必须服从某种规则,写出某一类文体,保证言辞优美,语句贯通,关注度总是在阅读量和影响力。
靠兴趣写作,动力来自内部,所有的调整都是因为我喜欢,在什么时候写什么样的东西,似乎也是自己说了算。
刚开始写作,我以为自己是在因兴趣而写,可是坚持这60多天以来,渐渐发现我的关注度有了变化——开始关注阅读量,开始在意粉丝的看法,开始很容易地因身边朋友的一句话或简书上的一篇文章产生焦虑,有了“到底要不要写下去”的选择恐惧。
是我自己,把写作变成了一种任务。
这便是我和许多与我有相同想法的人的通病——想拿兴趣来糊口,却又在规则之外寻找自由,用一厢情愿面对一个并不确定的未来。
所以会很焦虑。
如果有人来统计简书,豆瓣和知乎的大数据,我觉得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80%的浏览量集中在20%的大牛作者那里,20%的关注度分散给了剩下的80%的人。没错,我便属于那剩下的80%。
大多数人是等不到写作变现的那一天的,但所有坚持写作的人似乎都在希望和等待写作变现。当这种期望遥遥无期,也不确定在生命的哪个节点遇到时,焦虑便产生了。
写作,在我看来是一场一个人的狂欢。从小学写日记被老师表扬了开始,到高中拿到全校作文比赛一等奖,再到15年开始写总结时影响到了一些朋友,它一直陪伴着我成长。不管写成什么样子,我都像对待一个新鲜生命一样对待自己写出的东西。如果连自己都不关爱,还有什么必要对它存在期待?
写作,正在逐渐成为一群人的焦虑,这一波焦虑以后,会有一波人放弃或逐渐弱下去,也会再次迅速捧起一些人。后来者依然会仰望那些被捧起的写作达人,前赴后继。这世界本来就不缺会写作的人。
以前跟寒寒开玩笑说,我要坚持每天写一篇,直到我成为简书签约作者。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把原本是因兴趣而为之的事情非要向着规则的方向拖动?一定要让兴趣变成赚钱的工具?
可能是因为我掉进集体焦虑的漩涡了吧!被外界推着走的感觉真不好!
经历了这次波动,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即使阅览量为0,也不能再影响我写作的热情,因为这一方天地,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狂欢。
当然,如果能顺便影响到一些人,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随心记(63)-写作——集体的焦虑,一个人的狂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