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易匹配
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既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难易适中的地带才是学习的心流通道。
我们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去梳理哪些内容处在自己的拉伸区,即梳理那些“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然后在这个区域内努力。
你已经为人父母,那就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探寻孩子的拉伸区,然后指导他们在舒适区的边缘努力
很多人说自己学习时经常分心走神、不够专注,其实原因也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可能并没有刻意关注自己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调整学习的快慢节奏。
理想的状态是持续获取与自己当前能力相匹配的财富或自由。这一点,做父母的应该有所启示:我们要关注孩子当前对自由、财富的掌控程度,在适当的时候适当放权或鼓励
一个规律能解释的现象越多,这个概念就越底层,舒适区边缘理论就是一个比较底层的的规律
不管做什么,不管当前做得怎么样,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你的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就会不断扩展,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肯定:速成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力圈只能一点一点扩大,所以只要我们遵循匹配规律,不断在舒适区边缘拓展自己,同时愿意和时间做朋友,那么我们注定可以持续成长,重塑自己。
要学会提炼目标:
细想就能发现,不管你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其根源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这个问题太大、太模糊。所以,你只要拆解目标——把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任务就会立即从困难区转移到拉伸区,这样你就愿意行动了。
在舒适区内行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动脑筋地重复,在拉伸区练习的一大特点就是要有关注点。关注点越多、越细致,我们的注意力就越集中,提升的效果就越明显,因此,跳出舒适区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发现和收集那些要点,也就是每次行动的小目标。
深度学习
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
被动学习:如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这些活动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5%、10%、20%和30%。
主动学习:如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将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提升到50%、75%和90%。
你必须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当你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可以教授他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新的知识。
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有些人做了一定的缝接,但缝接得不够深入,没有高质量的产出,也使学习深度大打折扣。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
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将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否则时间一长,这些知识就会烟消云散,留不下多少痕迹。
有了自己的东西,便一定要教授出去,教授和缝接会相互巩固,形成循环。
“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当然,教的最高境界是用最简洁的话让一个外行人明白你讲的东西。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一是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比如,我们可以读经典、读原著,甚至读学术论文。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时间的沉淀,其价值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我们要放弃那些“几分钟读完……”“每天一本……”“十堂……课”的干货幻想,虽然这些方法也能带来一些启示,但终究是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的。
二是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每读完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力结合自身经历、学识、立场,去解释、去延伸,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的要点进行罗列。可以只取最触动自己的观点,其他观点可以放弃,即使它们很有道理。
如有机会,我们还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主题或观点,当一个你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了别人,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都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而且,写作具有复利效应,我们写的文章随时可能被他人读到,这样也间接达到了讨论交流和教授他人的目的。
三是反思生活。学习不止读书,生活经历同样可以被深度学习。通过每日反思复盘每日的经验教训
深度学习的好处:除了能让我们不再浮躁,能磨炼理智,还能带来诸多好处,比如跨界能力的提升
通过深度学习可以拥有某些才干,这些才干在其他领域同样适用,所以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熟悉知识与技能就玩得转
深度学习还能让人产生更多灵感。只有在自己的领域探索得足够深入时,灵感才可能在潜意识的帮助下显现。
深度学习还能让我们看到不同事物之间更多的关联,产生洞见。
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选择一些值得关注的人,和他们保持联结。他们释放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会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但无论如何,最终要自己去读、自己去想、自己去做。
关联知识
关联是种底层能力,它不仅体现在高层,也体现在低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读书的三个步骤: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即找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即关联生活中的其他知识;
·我的应用,即转化为行动,让自己切实改变。
这既是有效阅读的三个步骤,也是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道信息点
·关联信息点
·行动和改变
前文提到的缝接过程就是关联。把孤立的知识关联构建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无论是学习动作,还是背记公式,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大脑中神经细胞建立连接的过程。
用神经科学术语解释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不关联的神经元经过反复刺激产生了强关联。
写作,就是一种逼迫自己把所学的知识关联起来的方法,是一条深度学习的自然路径
关联也不是要关联所有知识,而是要聚焦自身最迫切的需求,换句话说,就是让一切与自己有关。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这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蔽条件不能忽视:你需要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
如何获取关联能力:
首先,手中有锤子。就是对某件事情有足够的热爱和投入,有极致的专注和思考
其次,输入足够多。不管是阅读获取,还是现实经历,知识和阅历越丰富,成功关联的概率就越大。多走走、多看看,多阅读、多反思
再次,保持好奇心。
最后,常说一句话——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但凡收获一个感悟、了解一个观点或是学到一个知识,只要触动了自己,就要想办法让它效率最大化,而效率最大化的办法就是主动关联到别处,并让自己的行动发生改变。所以你不妨也把这句话当作口头禅,时常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认知体系
要是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必定是个厉害的人。
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的知识。
重要的不是别人的知识体系,而是自己的认知体系
只学让自己触动的
读书不一定读整本,不一定非要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关键是找到自己的触动点
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能联想到的思考,书读完之后,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的改变,我就认为这本书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而作者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又与我何干呢?
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向外扩展,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在舒适区边缘。认知也是一种能力,同样遵循这个原理: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得最紧密,因此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触动,进而与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而他人认知体系中的很多知识,纵使再有道理,如果距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就相当于处在了学习的困难区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随着我们自身认知体系的不断完善,原来距离我们较远的知识就会相对变近,于是又能触动我们,所以暂时放弃一些知识并不可怕,只要持续学习,我们不会损失什么。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已经能打破形式,从万事万物中学习了——只要学的东西是能触动自己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不管是读书、上课,还是自我反思或与人交谈,都是贴近自己的成长方式。这样成长不仅高效,而且非常“接地气”,甚至能消除学习的焦虑。
我们潜意识的感性能力完全可以作为学习的筛选器——通过情绪触动,识别与自身需求结合最紧密的内容。紧紧地抓住这些内容就可以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高效学习、快速提升。
触动-强化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二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三是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发生真实的改变
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
不依赖打卡
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
单纯地依赖打卡,会让追求学习、进步的目的转移为打卡完整的目的,为完成任务而行动变形,还会降低行动的效能,认为只要打过卡,就ok了
在学习时,身心合一、极度专注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才能从学习活动中收到精细、强烈的正向反馈。然而任务心态破坏了身心合一的状态,这种不良体验会加剧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厌恶感,形成恶性循环。
破除任务心态的方法——集中心力做眼前的事就好。
总之,打卡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切不可完全依赖打卡,建议用记录代替打卡,设下限,不设上限。
产出作品,获得反馈
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本能脑和情绪脑有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却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
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拥有清晰而强烈的作品意识,会更加重视输出和运用,会倾心打磨作品,主动换取外界的反馈。
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再借助头部效应的系统推力,从一个小头部不断地向大头部移动,实现跃迁。而抢占头部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持续打磨高价值的作品,凭借作品换取反馈。
首先,分享不是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完成的最好的样子。
其次,制定分享策略,展示给那些能力不及你的人。
最后,冷静客观地对待打击。
被动学习通过自我测试主动制造反馈,错题本是学习反馈的最好呈现,通过测试把暴露的盲点集中在一起重点攻克,让自己始终游走在学习的拉伸区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主动休息
有效学习的关键是保持极度专注,而非一味比拼毅力和耐心。
刻苦者看似无比勤奋,可效果却越来越差,过程中感受到的多是痛苦而不是乐趣,精力消耗严重,以致一旦放松就完全不想再次投入,他们更容易沉溺于舒适的娱乐活动。
反观那些轻松的学霸,他们学习时从不过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停下来主动休息,这反而使他们精力得到快速回升。
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保持极度专注,而不是靠意志力苦苦支撑
科学的模式应该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
具体的做法就是:只要开始学习或工作,就尽量保持极度专注的状态,哪怕保持专注的时间很短也是有意义的;一旦发现自己开始因为精力不足而分心走神,就主动停下来调整片刻。
为什么一些同学在娱乐之后能立即投入学习,且毫不恋战,而另一些人一放松意志力就会溃散呢?原因还是精力不足
精力充沛时,人们面对困难会无所畏惧,面对诱惑也有更强的抵抗力,但当精力不足时,我们不仅难以面对困难,甚至对诱惑的抵抗能力也会变弱,毕竟克服困难和抵制诱惑都需要消耗意志力。
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个只知道冲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主动休息、保持平衡的人。这些人无论面对精力的消耗与恢复,还是面对情绪的波动与还原,都会刻意保持高位富足的状态,避免进入低位稀缺的境地。越是接近一天的尾声,我们就越要注意自己的精力和情绪水平,毕竟我们还要抵制一些诱惑,防止自己不小心滑入深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