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读书读书吧
田晓霞是一盏明灯

田晓霞是一盏明灯

作者: 曾彧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20:54 被阅读98次

    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晓霞,只要是听过或者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很熟悉,往往当我们一一忘记书中其他人的名字时,这个名字还依然深烙在我们心中,晓霞是伟大的,不仅是她和孙少平基于精神和思想的绝世经典爱情,她的独立、潇洒、风度和追求都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书中晓霞的轻快登场,是在她上刚上高一,堂姐润叶带着少平来他家吃饭的时候,她披了一件短褂,活泼可爱、热情大方、洋溢着只有青春时代才有的活力和气息,出现在少平面前,没有半点害羞,大大方方地询问少平的情况,这反倒让少平局促了起来。从这里我们也许就会被晓霞这种有点风风火火、大大咧咧却也满怀热情的性格吸引,的确,从这开始,我也“喜欢”上了这位姑娘。

    后面晓霞的生活中,少平便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即使在高中毕业后他们各奔东西,还有后来晓霞在黄原读黄原师范,而彼时的少平已经在生活的磨砺中成熟了不少,却以一个打工者姿态在最底层默默奋斗的情况下,他们一样在自己心中腾出一块最大的空间,用来滋润对方成长。所以我在谈晓霞的时候,往往离不开少平的烘托。

    晓霞的父亲田福军开始是原西县副主任,母亲徐爱云是医院的医生兼领导,外公徐国强是退休老干部,算是家庭背景比较优越的,这样的条件提供给晓霞一个自由和宽松的环境,尤其是她的父亲,对她更加关爱,对她的教育也是相当开明的,所以小小的她竟然和父亲做起了思想上的朋友,每每讨论一个问题,还说出让父亲意料之外的观点,确实让田福军深感欣慰。这样我们就不难想象晓霞男孩子般的性格了。

    高中时候,自晓霞与少平相识,他们因为共同的爱好,相互借读了很多书报,经常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以及对时事的观点,慢慢走的“越来越近”,后来晓霞在黄原师范读书,少平在黄原揽工,一次偶然的相遇又把原本被时空隔离开来的精神上的良师益友聚在了一起,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更多了,晓霞有时还去看少平,糟糕的工作环境没有让晓霞产生任何想法,相反,少平的坚强意志和精神追求深深地吸引了自己,在晓霞眼里,少平是与众不同的,她渐渐爱上了他。少平后来在桐城大牙湾煤矿当工人,晓霞毕业做了省报记者,她从来不觉得世俗观念能挡得住他们之间的热烈爱情,这些她甚至想都没有想过,她只需要追随内心,追随自己真爱的男人,尽管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个笑话,或者只是一个空幻。在同事高朗热烈的追求下,她坚守着对少平爱的承诺,她这一辈子只会喜欢孙少平一个人,虽然高朗也是省报记者,工作体面,背景也不错,但在她的眼中,他是无法和自己亲爱的少平相提并论的。

    他们在杜梨树下深深地定格了美好的爱情,相约两年后再来他们的爱情圣地。故事的结尾,大多数读者的眼睛被眼泪冲的红红的,我们亲爱的晓霞因为太善良,太有爱心,对工作太负责任,在去南方发生洪水的一座城市采访,为救一个落水的小孩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很多人读到这里再读不下去了,心是疼痛的,我们惋惜晓霞的死,给一切都留下了未知和不尽的遗憾,也给少平带来了心死般的打击。

    晓霞虽然在书中已死,但她鲜活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是我们很多人的榜样,我喜欢她的性格,乐观开朗、活泼可爱、果断坚毅、豪迈潇洒;我欣赏她的精神,对工作负责,对人热情大方,奋斗不息,执着追求人生的真谛。她对爱情观的独特诠释就像夜空中的一颗明星,照耀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还记得舒婷《致橡树》中“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不攀附、不衬托、不炫耀,而是以自由和平等的姿态站在一起,风儿一吹,便心意相通了,根深扎在土地里,枝干相互缠绕,但保持一定的距离,独立和相拥的爱情,田晓霞和孙少平正是舒婷笔下的木棉和橡树,给了舒婷完满的答案,让那些花花草草都羡慕去吧!

    当今拜金主义的盛行,物欲横流的冲击,现实压力的增大,很多人已然失去了原来的自己,甚至有的人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蔑视最讨厌的人,在繁琐中找不到重点,在诱惑中难以自制,在江河日下的世风中沦落,男人们在苦逼的生活中找不到一点坚持的理由,部分女人们无耻地享受着来自男人们的救济,受苦的还在受着苦,无耻的还在无耻着,欺骗的还在欺骗着,迷失的还在迷失着,舒婷那理想主义式的平等爱情已然难以寻到,除了绿叶衬托鲜花,就剩下了狐狸依附朽木!

    晓霞是我们这个时代迷失孩子的指路人,是我们前行路上的明灯。

    2013年7月4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田晓霞是一盏明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m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