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作者: 知行铭记 | 来源:发表于2020-10-20 21:14 被阅读0次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生病,孟敬子去看他,也请教他有什么话留下来。曾子先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临死时,悲哀恐惧,鸣叫悲声。人呢,那要死了,也不图别人个啥,到了穷途末路,返璞归真,这时候还要跟你说点话,一定都是善意!

这是曾子怕孟敬子对他的话不重视,特意铺垫强调。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在上位,做领导的人,日用常行之间,最贵重的道理就三条。哪三条呢?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

容貌、颜色、辞气三条,我们与人交接,先看容貌,走近了看脸色,之后说话看言语,就是这个次序。《礼记》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曾子就是给孟敬子讲这三条。

“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暴”,是粗暴放肆。“慢”,是怠慢。君子一动容貌,必然温良恭谨,你不粗暴怠慢人,人也不会粗暴怠慢你。

“正颜色,斯近信矣。”端正仪态颜色,一看就让人信任。不会颜色轻佻,一看这人就不靠谱。所谓一身正气,让人有信任感,而且别人也不敢欺骗你。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鄙”,是粗鄙。“倍”,同背,背理。说出话来,吐字清晰,爽朗明确。不会含含糊糊、吞吞吐吐,一听就猥猥琐琐。你言辞清朗,没有粗鄙背理之词,别人也不敢拿粗话来非礼你。

所以君子的容貌、颜色、辞气,不仅正己,也可以正人。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这是容貌;即之也温,这是颜色;听其言也厉,这是辞气。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笾”,是竹器;“豆”,是木器;都是祭祀用的礼器。“有司”,是管事的人。曾子说,具体事务,有具体管事的人,卿大夫不必亲自操心。想来孟敬子平时管得太细太琐碎,自己领导不好,别人也发挥不了,所以曾子跟他说这一番其言也善的话。

这些跟现在很多对领导力的定义和看法有不少相近之处,很有领导力的味道了,值得玩味玩味。

相关文章

  •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

  • 玄宗订祭礼

    初,上因藉田赦,命有司议增宗庙笾豆之荐及服纪未通者。太常卿韦縚奏请宗庙每坐笾豆十二。 兵部侍郎张均、职方郎中韦述议...

  • 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优先重视俎豆之事,然后才...

  • 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卫灵公一)

    1.卫灵公问陈(zhen)于孔子。孔子对曰:俎(zu)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俎豆:行...

  • 【100】《论语》(卫灵公)

    《卫灵公》 【原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

  • 卫灵公第十五

    15.1 卫灵公问阵於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15....

  • 今日复盘

    学会: 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学会说软话、办硬事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

  • 论语·卫灵公篇15-1.2

    15.1[传统为15.1]卫灵公问陈①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②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 早读论语52天

    【原文】 15.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①,孔子对曰:“俎豆[zǔ dòu]之事②,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

  • 论语共修营第1天打卡(卫灵公篇15.1~15.3)

    15.1: 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备注:“陈”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rj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