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上班等车发了一条朋友圈,是有关家教,规矩的事。有的朋友看到了,发私信给我说,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别太生气。的确,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晚上回家路上,又想起了小时候自己的一件事。对比再看,觉得还是拿出来再说说。
小时候,机缘巧合地住在了部队大院。因为,那会文职干部还有军衔,所以每次进出大院,只要有姑父在身边,我就能享受到卫兵的“礼遇”,没错,就是他们的军礼。
久而久之,我习以为常了。每次进出大院就开始挺着个肚子,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好像自己成了威风凛凛的将军。这当然也被姑父看在了眼里。
某天,我继续挺着肚子迈进军营大门,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卫兵并未给我过去的“礼遇”,我有点不高兴,刚要发作就被姑父一把拽过来训斥“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之前的军礼是给你的?”姑父指了指自己的肩头,继续说着“现在改革,我也不能挂军衔了,明白了吗?”
那时候,我虽然不能彻底明白,但是也似乎懂了其中原因。卫兵军礼指向的是姑父,是他的军衔,而不是我,不是我这个屁事都不懂的毛孩子。
再看今天早上碰到的事,我们现在社会上对孩子们都太过忍让,没有告诉他们,让是出于对他们的保护,而非其他。但是,我们是否又该反思?我们忍让的太多,以至于没有了原则,失去了底线。使得孩子们觉得让是理所当然,不让就是不对。
我曾经分享过“我们现在总在抱怨孩子们不够善良,也许是因为我们给的太多”。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营造的环境中,对孩子过于忍让,过多呵护,会让他们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的。但是,事实上却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我们固然要对孩子们忍让,呵护,让他们尽量少受伤害,但是,我们在忍让,呵护的同时一定要告诉他们“让可以,但绝不是理所应当”。
![](https://img.haomeiwen.com/i4949788/5b96b196f66f9db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