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四·九】
汤潜庵巡抚江苏,《出郭》云:“按部雨余香稻熟,课农花发晓云轻。”人言公理学名儒,何诗之清婉也?余记座师孙文定公亦有咏《梅》云:“天地心从数点见,河山春借一枝回。”诗不腐,而言外俱含道气。
汤潜庵,即汤斌(1627—1687),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朝政治家、理学家暨书法家。康熙二十三年(1684),迁任内阁学士,旋任江宁巡抚。详见《<随园诗话>通注(3·38)》。按:汤斌担任的是“江宁巡抚”,其离任的康熙二十五年(1686),更名为“江苏巡抚”,二者管辖范围基本相同,故亦可称巡抚江苏。
巡抚江苏。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前,江苏指江宁、苏州两个最大的府,之后,则是指江苏省。康熙二十五年(1686)改江宁巡抚(全称“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兼巡抚江宁等处地方”)为江苏巡抚。所谓江苏巡抚,在雍正朝《清会典》记载中,其全称是“巡抚江苏等处地方总督粮储提督军务”。江苏省(巡抚衙门驻苏州)下辖苏州府、江宁府(今南京)、淮安府(包括盐城)、扬州府(包括泰州)、徐州府(包括宿迁)、常州府(包括无锡)、镇江府、松江府(今上海)、海门直隶厅(今南通海门区)、太仓州(今太仓)、通州(原通州府降为直隶州,今南通)、海州(今连云港)。辛亥革命后废。
座师,音zuò shī,亦称“座主”,明、清两代举人、进士对其本科主考或总裁官的尊称。早在汉代实行察举制的时候,被举荐者便对荐举他的郡国长官自称“门生”,举荐者则是被举荐者的座主。唐代,是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明、清举人、进士亦用以尊称其主考官、总裁官。明·顾炎武《生员论中》:“生员之在天下,近或数百千里,远或万里,语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则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举人、进士与座师之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这种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中非常重要,往往会对双方的政治和学术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孙文定,即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等职,此后历任国子监司业、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湖广总督、宗人府府丞、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乾隆十八年(1753)十二月,孙嘉淦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谥号“文定”。雍正评价:“朕自从继位以来,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著有《春秋义》、《南华通》、《诗义折中》、《周易述义》、《近思录辑要》、《诗删》、《南游记》等。按:袁枚于乾隆三年(1738)顺天乡试举人,孙嘉淦为该科顺天主考官,故称其座师。
道气,音dào qì。释义:1、僧道修行的功夫。唐·白居易《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诗:“从哭李来伤道气,自亡元后减诗情。”宋·惠洪《食菜羹示何道士》诗:“鲜肥增恶欲,腥膻耗道气。”2、超凡脱俗的气质。南朝·陈·徐陵《天台山馆徐则法师碑》:“法师萧然道气,卓矣仙才。”唐·杜甫《过南邻朱山人水亭》诗:“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