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智狼邦【教练式】演说
逻辑思维四原则,这是一种能够使思维高效、深入而且全面的技能

逻辑思维四原则,这是一种能够使思维高效、深入而且全面的技能

作者: 深圳智狼邦演讲口才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16:35 被阅读0次

现在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由此,也催生了连那些曾经稳坐泰山的大公司都会面临地位不保的时代。不过,这种变化也是一种机遇呢。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凭自己的想法或技术让公司走向成功的时代。

那么,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能支撑公司的人才,就必须具备独立思考以及能将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而训练这种能力的一个方法,就是「逻辑思维」了。

逻辑思维方法是一种能够使思维高效、深入而且全面的技能,它在各种问题的解决上都行之有效。逻辑思维的核心由以下 四个原则构成——

一、得出结论;

二、理清条理;

三、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四、切中论点,顾及整体平衡

image

一、得出结论

如果你掌握了逻辑思维,就能摆出依据,有条有理地讲出自己的结论,也就不用担心被人追问了。

无论你列出多少根据,若是根据本身模糊不清,结论就没有说服力。所以说,结论是否有说服力,要看根据的明确性和逻辑性。

举个例子。在刑事审判中,一般是法官先针对证据逐一判断是否可靠,再判定是否有罪。也正因如此,其结论才能令所有人信服。如果只是凭感觉说「可能有罪」是无法说服他人的。另外,如果 10 个证据中有 1 个证据的可信度较低,那么结论也不能使人信服。因为,别人不会仅凭这一个可信度低的证据而对你的结论产生怀疑。

其实组织逻辑思维的过程,跟堆砌砖头的工作很相似。若是其中混入了不结实的砖瓦,即使只有一块,也会瞬间崩塌。所以,为了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逻辑推理中所有的根据必须明白无误才行。

有的人平时总是说「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并以此来逃避下结论,或者用一些含糊不清的论据来敷衍搪塞。想让这些人某天突然很有逻辑地拿出一个结论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说,掌握逻辑思维的捷径,就是从日常工作生活中学会明确是否,养成根据确切论据得出结论的好习惯。

比如说,你可以在看完一档新闻节目后,对这条新闻得出一个自己的结论。读完一本书,就把对于这本书的结论及其依据也一起写入笔记本中。这样的长期积累,就会养成一个逻辑性的思考方式。今后就算是突如其来的状况,也能够有逻辑地进行思考和应对啦。

如果你不喜欢看新闻,也不喜欢看书?没关系,日常点滴的许多素材都可以用来逻辑联系。比如「这个电视节目有没有意思?」「 Idol 可不可爱?」「街上的人穿的潮不潮?」,这些都是练习的素材呢。

如果你觉得这些信息还不足以下结论,那你可以反过来去思考「为了得出某个结论,我应该收集怎样的证据?」下一步你就会去想「那我是去网上搜索资料呢?还是去大学图书馆收集资料呢?」。回答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在得出结论。

所以说,逻辑思维和砌砖的道理一样,就算你找来了牢固的砖头,若只是把它们横七竖八堆在一起,最终仍会倒塌的。当然,即使你有准确明白的依据以及据此得出的结论,若没能条理清晰地进行阐述,也不会有说服力。

总结要点:不要模棱两可,要有意识地亮出自己的结论。

image

二、理清条理

要得出结论,则必须有根据。而要把结论和根据讲得通俗易懂,就必须条理清晰。那么,条理是什么呢?条理,也叫做「逻辑的顺序」。逻辑思维的第二个原则:「理清条理」。

所谓「理清条理」,换言之,就是用「因为」和「所以」把根据和结论连接起来。

我们可以通过根据,得出结论,中间用所以连接。

我们也可以先说结论,通过因为把根据连接。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按照这种模式造句。「 A 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军事实力」 所以「没有国家想跟 A 国开战」「没有国家想跟 A 国开战」 因为「 A 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军事实力」我们在求职面试中,常常会听到面试官说「请先说结论,然后列出理由」,其实就是使用了以上两种逻辑中的后一种了。

用这两种逻辑来理清条理,有几种固定模式。「演绎法」就是其中之一。最有名的演绎法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构成。我们来举个例子。

大前提:「人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这种把大前提和小前提有逻辑地联系起来,最后导出结论的方法就是「三段论」,它是一种演绎法。这种方法在注重逻辑性时特别能发挥威力。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是「归纳法」。如果说演绎法是用一根线来串联逻辑,那么归纳法则是用几根线来串联逻辑。

举个例子。结论:「老师感冒了」 依据 1 :「不停地用手摸额头」 依据 2 :「带着口罩」 依据 3 :「频繁地咳嗽」 依据 4 :「有鼻音」 依据 5 :「前几天说过『妻子感冒了,做家务事很吃力』」

「老师感冒了」这个结论,可由这 5 个根据推导出来。跟演绎法相比,归纳法的逻辑性稍许低些,但是它更容易推导出一些创造性结论哦。

要想做到「理清条理」,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能否用「因为」和「所以」把根据和结论恰当连接起来。比如下面这种例子,其实只是「同义词反复」。

2所说的「因为」,不过是把 1 换了个说法,不能称之为根据。另外,像下面这类例子也很多,它的根据和结论之间其实并未有效连接。

因为今天是 5 月 20 日,所以就要吃点儿好吃的,这两者之间有关联吗?并没有。所以 1 和 2 并未有逻辑地连接。当我们有了「理清条理」的意识,很快就能发现此类逻辑上的缺陷啦。

总结要点:理清条理,就是用「因为」和「所以」把根据和结论恰当地连接起来。

image

三、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逻辑思维中的「事实」这个概念,就是指「现实情况」、「大众普遍接受的道理」、「原理原则」。在一个有说服力的逻辑中,「结论和根据」之后还会跟着用「为什么」来连接支撑根据的根据。

这些支撑根据的根据, 也就是这个结论最最基本的根据,必须得是事实。这就是逻辑思维的第三个原则——「以事实为基础」。

事实具体是指什么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数字了。

举个例子。「连手机都没有?真是太落伍了。你问我为啥这么说?因为大家都有手机呀。」这句话中「大家都有手机」就不是事实。因为「大家」这个说法过于含糊,与客观事实相差甚远。如果是说成「全国 90% 的人都有手机」,那就等于说每 10 个人里只有 1 个没有手机。这就是强有力的根据!也就是说,只要数字准确,就可作为具有说服力的事实来使用。

另外,经过确认的事情也是强有力的事实。比如说「山那边有个小镇。为什么呢?因为我感觉有。」和「山的另一边有个小镇。为什么呢?因为我去过呀。」,这两种说法的说服力,当然是截然不同的啦。

把信息用作事实的时候,小伙伴们需要注意的是事实的误认。比如「数据过时」。如果我们现在还在引用十多年前的数据用于公司新品开发,就太陈旧。

「数据的二次转用」也很危险。当我们调查「 X 地区洗发水销售额」时,虽然得出了「洗发水销售量很高」的结论,但也不能把这一结论作为全国新产品开发的事实根据。

另外,同学们还需注意数据的「指标定义」。前一年 Y 市合并了 Z 市,那么即使有「Y市人口突然增多」的数据,也不能得出「人们正向Y市涌入」的结论。

还有一种以上未提及的情况,也不能作为事实。比如,调查各国人均降水量的话,澳大利亚会显示出极高的数字。仅看这个数字,似乎可以得出「澳大利亚是水量丰富的国家」。可是实际上很多人却为水资源不足而烦恼。为什么呢?因为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广袤,降水总量虽比较多,但是由于无人居住的区域很大,能够以适当成本进行利用的饮用水其实很少。像是这样只要是数字就一律视为事实也是不行的,大家可要注意啦。

有些数字用作事实根据会欠妥,而有些事实乍看很主观,却完全可以用作事实根据。例如,律师和法官关于法律方面的发言,如果是「个人认为」,那是主观性的言论,而如果是「专家认为」,那么就可用作事实根据。另外,大型汽车制造商的关键人物关于汽车业界今后动向的发言,以及前奥运选手关于体育竞技的发言等等,也可以用作事实根据。

的确,他们的言论或许都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但是,这些言论具有能令大众接受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事实根据不必是百分之百的事实。

总结要点:导出结论最基本的那个根据必须是客观事实。

image

四、切中论点,顾及整体平衡

「切中论点,顾及整体平衡」。我们在思考某个问题时,必须牢牢把握主要论点是什么。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论点,就算你有强大事实作为依据,并据此有条有理地去思考结论,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说,为了避免此类情况,我们需要搞清楚「现在自己应该思考什么问题」。

那么,以一个日常小故事为例,让我们来开动脑筋,思考一下吧。

X 和 Y 合租一套房子,住了四个月。由于两人都初入职场,每天忙成狗,没人有时间整理,房间被弄得乱七八糟的。于是 X 提出「这样不行啊。为了我们有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下个休息日我们两人来打扫卫生吧。」Y 回答说「可下个休息日我另有安排了,只有上午有时间呢。我们只打扫一处的卫生吧」。

X 表示同意,并提议说 「客厅最乱,我们把地板上零七碎八的东西都收起来吧。」可是 Y 的建议是「书架上乱糟糟的看着好难受,我们先收拾书架吧。」好的,我们把这段对话分析一下。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只能打扫一个地方的话,应该打扫哪里?」 针对这个议题,切中了主要论点的是 X 。如果把最乱的地方,客厅地板上的东西都收拾起来,能让整个房间立刻变得整齐。

虽然说,Y 的提议「整理书架」也是有效果的。但是,要论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力,Y 的提议就比 X 的低得多啦。因此,不得不说,在只能打扫一处的情况下,「整理书架」的重要度就比较低了。

「切中论点对于问题的解决,究竟有多大效果?」我们必须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之后,才能设定论点。

接下来,再来说说这条原则的后半句「顾及整体平衡」。逻辑要在结论、事实、条理都合情合理的情况下才起作用。这当中如果缺少了任何一个要素,就失去了逻辑性。我们来举个例子,一起思考一下吧。

一家拉面店前有人排队。Z 看见了说「那家拉面店貌似相当好吃呢」。同伴 Q 问到「你吃过吗?」Z回答说「没有。可是有人排着队来吃,肯定好吃的呀。」对于这个说法,Q 好像能接受又好像不能接受。

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

用于推导结论的事实未必「一个就够」,很多时候需要多个事实呢。Q 对 Z 的说法感到困惑,是因为仅凭「排队」这一个事实,来证明拉面好吃,他认为是不充分的。人们之所以排队,有可能只是因为商家付了广告费,在美食杂志上做了宣传,也可能只是因为附近没有别的拉面店,所以这一带的拉面爱好者们就都跑来了。所以说,要证明拉面好吃,还需要其它的事实。

不过,也不是「事实越多越好」。如果只需 2 个事实就足够的地方,摆上 10 个 20 个事实,反而说不清楚什么是重点啦。

所以呢,在逻辑思维中,不是光看结论,或者光看事实,而是要调节整体平衡。要使得整个逻辑合情合理。

总结要点:确认现在应该思考的论点是什么?以及逻辑整体是否合情合理。

image

问:****什么样的人学不会演讲口才?

答:任何人只要化解恐惧,打开思维,提升底层能量,进入系统训练,就能学好演讲。

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都想多学点方法技巧,只是学习这些有用吗?有一点用,知道了一些理论,但是对于一个人自身的改变来说,效果不大。演讲学习过程中,盲目追求技巧,一定会越学越迷茫,很快被打回原形,因为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讲话看似是表达上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人内在自信、思维、底层能量的呈现,真正的提升,一定是先从内在世界改变,从思维意识上改变。

智狼邦《全息演说智慧》强化班,真正直达本质的演说课程,你一定不要错过!

三天两夜《全息演说智慧》强化班5月1日-5月3日开课,名额有限,先报先上!

智狼邦演讲口才课程模式:线上:《口才生产力》21天线上特训营!线下:《全息演说智慧》……课程详情咨询郑老师。

新名片.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逻辑思维四原则,这是一种能够使思维高效、深入而且全面的技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lx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