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看点
M1 #3 You shoot me down but I w

M1 #3 You shoot me down but I w

作者: 五花王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16:50 被阅读28次

Titanium   David Guetta;Sia - Nothing But The Beat (US Edition)

我大学时代沉迷各种摇滚乐,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比如今天大家看到这个题图,就是当时在学校图书馆的地下室拍的:彼时那里是个乐队的排练房,我大学时代买的很多家当,比如书啊,唱片啊,磁带啊,还有很多照片什么的,一度放在里面,后来由于一次意外事故被焊死在里面拿不出来了,不知是当垃圾被扔掉了还是被有心人拿回去做了收藏,但我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人的共情不是那么容易,比如我那几蛇皮袋的打口磁带和打口CD,可能在从事垃圾分类业务的大爷大妈那里,完全无法解读其中寄托的丰富人类情感,特别还是洋鬼子的。后来我痛失这些家当之后,就开始下MP3儿,一桶一桶的刻盘(已经读不出了),后来还买了三个移动硬盘(两个已经坏道了)储藏这些东西。

如今流媒体发达,这种松鼠症的表现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了。最近有一天我和王太开车在路上听着Hit FM,王太感叹已经很久没有能够听到那种打动自己内心的东西了,连各种歌手节目都是不断翻唱翻唱老经典,我就给了她一个解释,大意是音乐制作的技术进步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音乐形式未来突破的可能性大概需要一个AlphaGuitar之类的人工智能,去穷举节奏和旋律,配器和音色的无限可能,才会有新的经典诞生。

每一次音乐流派形式的大幅进步和革新,都伴随着技术基础的进步:扩音器和留声机制造了爵士,电吉他制造了摇滚,电子合成器制造了当代流行乐、New Age和新古典,Mixer、MIDI和数字音乐编程系统制造了嘻哈和EDM,就像EXCEL改变了当代投资业,以及Python正在做的那样……

Building Steam With A Grain Of Salt    DJ Shadow - Endtroducing...

这是一首二十年前的作品,从节奏结构到音色混响,今天的各路排行榜作品,还是甚少能够超越这首曲子中的鼓点切分和动机循环。

大多数时候,消费者的需求处在一个很低的阈值,他们只是有大把时间不知能干些什么:他们需要假装自己在干些什么。假装自己在投资,假装自己在学习,假装自己在不断对抗自然萎缩的头脑。或许用热力学里面熵增的概念可以解释,人生的奋斗其实就是对抗注定到来的宇宙热寂,要在天下大同之前活出一点不一样的我。

在信息论当中,将熵的概念也引入了进来,而这个信息熵与概率密切相关。简而言之,一个人理解和应对不确定性事件的能力越差,他头脑中的信息熵储备就越低。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只想且只能活在简单的世界里,那么应对复杂状况就会让他头脑崩溃。

这样看来,建立复杂的系统和体系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而理解复杂的系统和体系,就需要先从明白规则入手,没弄明白现有规则,何来打破规则,推陈出新?

不按政治规矩来的,都进去了,不按市场规矩来的,都爆仓了,这也是一个对抗熵增的过程:信息熵会让财富和权力重新分配。区别实力和运气,相当重要。

Sing For The Moment   Eminem - The Eminem Show

如何改造一首老歌?或者说,如何让别人的经典成就自己的经典?阿姆做了很多牛逼的示范。这只是其中一支。

That's why we sieze the moment, and try to freeze it and own it。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有没有嘻哈是个伪命题,不是靠金链子,花臂子和飞叶子就能出街头诗人的。当然我们在看节目和看八卦的时候,自然可以不必考虑这么多,毕竟那是个娱乐,生活已经很苦逼了不是吗。

没有输入和处理,就不可能有质量良好的输出,这就像我扯淡可以扯得很轻松,但要正儿八经写个导读或者分析评述,现在只能靠讯飞语记一样……而且说来说去,车轱辘话越来越多。由此也不难想到,为什么有这么一类年轻人极其渴望加入各种大佬的社群,尽管大佬在群里发言都是发广告,而群里的人根本不会去买一样……

嗯……本号也很多广告且变着法子跟大家要钱。

Tides of Time    Epica - Best Of

吾友曾讲过一个段子,大意是,黑胶唱片店靠爵士迷和电音DJ活着,CD店靠古典迷和金属迷活着。实际上当代金属的一个重要流派就是颇类歌剧和传统交响乐编配的,曲式结构都非常类似,这首作品就是典型。

I'll treasure every lesson learned to the embers。

当你成功将自己变成信息黑洞之后,范式与模型就会自然浮现:作为老司机,各种小概率都遇到过了,成为了一个遍历体,套路见多了而已。无论是分形识别还是文件抠字眼,统统难不倒一个日看研报三百篇的职业黑嘴。

对不起各位读者,每次写完正经稿子,都会产生大量的思维副产物……所以开公号有开公号的好处,至少这些意识流的碎片不会堆积起来,造成脑袋熵增无序,要感谢二进制,阿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M1 #3 You shoot me down but I w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xp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