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故事民俗
我和老李班长的故事

我和老李班长的故事

作者: 襄阳渔夫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20:24 被阅读1564次
我和老李班长的故事
我和老李班长的故事

一九七六年春,麦子熟了,田野一片金黄。正在熊河水库水利工地挖泄洪道的我接到通知,到公社供销社当营业员,叫亦工亦农。

到供销社报到以后,社领导安排我到生产门市部先发几天磷肥,熟悉熟悉。发磷肥就是去西岗磷肥货场给购买磷肥的农户和生产队过磅称磷肥。在磷肥货场发了几天磷肥后,我又到食堂去装电扇。

供销社食堂是一幢新建的高大红瓦青砖大瓦房,里面己粉好,墙壁雪白雪白的。灯己安了,还要在食堂大厅安一个大吊扇。因在学校的"开门办学"活动中学过些电的知识,也会一些电灯电器的安装,便向领导说电扇由我来安。这样,我就在食堂大厅走电线安装电扇,每天在食堂排队买饭。食堂炊事班长姓李,叫李万祥。五十左右,头发己斑白,人们有的叫他李师傅,有的叫他李班长。老李班长是去冬撤区並社时从东津划过来的,人很势利,每次打饭菜时先把头探出窗口朝外看一下是谁,然后再打饭菜。如果是领导和握有物资权的门市部实物负责人就多打点,一般人就正常或少打点。人们都很恨他,背地里都叫他李老杆子。

那时很少吃肉,大约一个星期左右才吃一次肉。老李班长每次给我打的都比别人多,特别是肉,总要比别人多小半勺。一天晚上又有肉菜,天黑了,大家都蹲在食堂外面吃饭,有几个人凑在一起在数着碗里打了几片肉。有的七八片,有的八九片,最多的也就九片。最后又数了我的,一共有二十片,是别人的一倍还多。大家都羡慕我,说我走运火好,我也真的以为我的火好走运,没往别处多想。

在食堂安电路时,一天李班长隔着窗口和我搭讪说:"你也不回去下?”我和李班长素不相识,我感到惊诧,便问老李班长:"你认识我,李班长?"老李班长说,是呀,你不认识我,可我认识你啊!”他调侃地笑道。我有些受宠若惊,忙问:"李班长,快说说是怎么认识我的?"李班长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你爸爸和你爷都认识我,你问问你爸爸就知道了,过去我在你们粮行里赶驴娃贩条。"老李班长说完就转身忙去了,我也没有细问。

老李班长还是那样,每次打菜都给我打的比别人多,特别是六七天才一顿的肉菜,总要比别人多小半勺,别人也从不知晓。有时我来了客,同学和亲友来了,就在街上买一只鸡或一条鱼放在食堂里加工,老李班长也给做的很仔细,然后象征性地收几毛钱加工费。只到有一天,老李班长来了客人我才知道我和老李班长的关系。老李班长的客人是他的妻舅,我们老家徐家林的侉子,老侉是我们徐家刚在五服的族侄。从侉子那里我才知道李班长原来是我们徐家的女婿,也是我的侄婿辈。旧社会当粮贩时常在我们家的粮行里贩粮食。因粮贩们都赶着驮粮食的毛驴,所以又称粮贩子为"赶驴娃贩条。"

在中心社干了段时间,我就给分到下面分销店去了。中间还隔三差五地到中心社开会办事学习,还在食堂吃饭,每次老李班长都还是那样的对我"优待"。

当年秋,毛老人家去世,接着华主席一举抓捕了王张江姚四人帮。第二年春节刚过,全体职工都集合到中心社集中学习,开展揭批"四人帮"的群众运动。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那个长着一张黑脸,眼瞪得象狼一样的县委财贸书记在公社蹲点。几场动员大会以后,便是大字报开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矛头几乎都对着炊事班,都写他们好吃好喝,多吃多占。有的写他们"别人吃一顿肉他们吃几顿"啦,有的写他们"没得客就把那只九斤黄大公鸡杀吃了"啦。大字报开始后,我坐在会场桌边,手里拿着一支毛笔,周围围着一群人,别人说什么我就写什么。张三说,写他们躲在灶台后面偷偷吃肉,李四说,写他们躲在墙角偷偷喝汤。写完后便在一张落了很多人名的大字报后面也落了自己的名字。

老李班长也和大家一样来看大字报,一边看一边笑。不几天,"闹台"结束了,运动向纵深发展,进行着清经济清账目清贪污清男女作风等方面。有的被专案组隔离审查,有的被扭上大会弯腰批斗,看的人心惊肉跳。当初被万炮齐轰的炊事班的问题仿佛被人们忘记了,再也没人提及了。人们好像什么也沒发生一样,照常到食堂打饭打菜,李班长还是和从前一样,打菜前先伸出头向外探望一下看看是谁。但我发觉,老李班长对我的优待没有了,肉菜和别人一样多,就那七八片,鸡鱼加工也和别人一样一次一两块地收钱。一次在食堂里,老李班长很气恼地对我说,人家说你也说,那意思是说还对不起你吗?我当时一脸懵懂,不就是一张大哄大嗡的大字报吗?况且是我执笔,别人说我写,别人说什么我就写什么,我不就是随着大流和大家一起落了个名字吗?你不也是边看边笑,沒当回事吗。

说真的,对老李班长,除了他每次打饭时先把头伸出来看看是谁外,至于说他们多吃多占,别人吃一顿他们吃几顿,没来客也把鸡杀了吃的事我还真的没看到。炊事员多吃多占都是背着人的,我不可能看到,再说我也沒那份闲心思去关注炊事员们多吃的事。我几次试图挽回这个关系,但都无济于事,老李班长对我的优待是再也没有了。直到老李班长离开峪山调回东津前的两年多时间,我都再也没能够享受到他以前的那种"优待"。

后来,我也离开公社供销社进了城,就和老李班长没了联系。多年后,偶尔在东津的路上见到过一次,客气道别后就再也沒见到了,再后来听说他去世了。世事匆匆,往事如烟,但很多往事却並未能如烟。多少年过去了,我还时常怀念着和老李班长的这段故事。

我和老李班长的故事

相关文章

  • 我和老李班长的故事

    一九七六年春,麦子熟了,田野一片金黄。正在熊河水库水利工地挖泄洪道的我接到通知,到公社供销社当营业员,叫亦工亦农。...

  • 我和老李的故事:13年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这是我和老李结婚后一起过的第五个七夕节,收到礼物才发现没心没肺的我又忘记准备礼物了,以此文...

  • 老张和老李的故事

    匆匆那些年......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老张出生在安徽,是家里的老小,母亲在4...

  • 我和老李

    老李是我先生,孩她爸。 老李,我还是第一次这么称呼他。的确,我们结婚13年了,我们已人近中年,一路牵手,一路同行,...

  • 我和老李

    凌晨五点我被尿憋醒 去了胡同最东头的茅坑 老李蹲在里面 看我的眼睛像只猫头鹰 “走,去明珠公园” 我跟在他身后,我...

  • 我和老李。

    我最好的朋友姓李。明天以前,我最喜欢的男孩子也姓李。 这次老李说分手吧,我扭过头去说以后别找我啦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回...

  • 我和老李

    虽然我们都知道七夕是商家为了拉动内需,营造出来的节日氛围,但是大家都难以落于俗套的买礼物,发红包。好几天以前...

  • 《听见心声和老李的故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给人一向严肃感的老李突然变得有些小小的柔和,他开始喜欢给人们讲起他年轻时的故事,在他看来这是...

  • 开会之二

    易舒琪目光扫过,发现老李蜷缩在最不起眼的解落,低着头抽烟。这个和刘班长积怨最深的老员工,得知刘班长离职后,并没有露...

  • 老李的故事

    老李,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可能是因为长得着急,所以大家都叫他老李。前几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聚餐,平时不善酒力的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老李班长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xp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