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作者: gweiwei | 来源:发表于2020-04-26 20:41 被阅读0次

《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归去来兮辞》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中国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其意义是拒绝与黑暗势力合作,提起独立自由之精神。陶渊明,是以诗歌将这种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表达的第一人。《归去来兮辞》在辞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读来疼惜,略知作者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读来无奈,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田园,是人类生命的根,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将芜,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诗人本性的召唤。自己使心为身所驱役,既然自作自受,那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 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虽然他有 ‘悠然见南山’浪漫诗句,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之词,透过“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这些看似轻松而深藏无奈之述,再者“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归去来兮辞》最大的贡献是鼓励生命的出走,但,这只是短暂的出走,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  本文语言十分精美。诗句以六字句为主,间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韵律悠扬。句中衬以“之”、“以”、“而”等字,舒缓雅致。有时用叠音词,音乐感很强。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对偶句,或正对,或反对,都恰到好处。描写和抒情、议论相结合,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时而议论,有景,有情,有理,有趣。  陶渊明的所谓归隐田园,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此话虽过,但可以见出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相关文章

  • 诗词赏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 《归去来兮辞》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 欧阳修 ...

  • 随手抄-认真写-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辞

  • 疑山穷水尽,又柳暗花明|第六周作业复盘

    第五周(7.2-7.8)阅读主题: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作业:读后感...

  •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归去来兮辞》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中国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

  • 第五周复盘:寻桃林之乐,其乐无穷

    读经典第五周(7.2-7.8)阅读主题:古散文。《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作业:1、读后感...

  • 4读后感

    篇一: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生活是来去的过程,人生就着这种生活游荡于生命之中。我们是羁鸟,...

  • 临赵雪松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 魏晋风流。

  • 【练字】归去来兮辞并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点击听唯美音频)

  • 20211202

    今天20211202正读反读都是一样的,就读一首归去来兮辞吧。 归去来兮辞·并序 魏晋 ·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

  • 陶渊明:归去来兮

    北宋欧阳修曾云:"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很显然,在欧阳修眼里,对于淘潜而言,《归去来兮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xs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