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最近利用业余时间鼓捣了两天画本,交了作业,又可以从容读书了。
最近看的这本书是《藏在宋画里的两宋史》,当我看到宋徽宗赵佶时,真的感觉他生错了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70426/2f530bbcb6e6f4ed.jpg)
赵佶作为皇帝(宋徽宗)不好好治理国家,剑走偏风,艺术家气质爆棚,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相当造诣,他创立了瘦金体书法,成立了翰林书画院,并在科举考试中加入了绘画一项。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单位的老领导喜欢养花,后勤部门附带一个花室,专门请了一个很有经验的园丁。那时候刚参加工作不久,住集体宿舍,没事的时候,经常到花室看花,印象中有两棵大铁树,后来铁树还开过一次花。后来换了领导,花室就解散了。
异曲同工。
宋徽宗绘画代表作有《听琴图》《瑞鹤图》《文会图》《芙蓉锦鸡图》等, 他的画淡雅内敛,色彩鲜明,质感朴实,对审美有独特的品味。
只可惜在宋徽宗统治宋朝的二十五年中,艺术繁荣发展的同时间接造成了军事力量的薄弱,在此期间,各地起义、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金国军队一路南下,很快攻占了北宋的首都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导致北宋的灭亡。
假如赵佶生在一个普通书香家庭,也许历史会改写,也许他成为一个有名的书画家。可惜,历史不会重演,人生不会重来。
读经研史,活在当下,做好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