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事们得知我要离开ZD的时候,都表示非常的不理解,觉得我就是疯了。
尤其当我拿着工作交接表,去找IT中心的领导签字的时候,她的秘书接过我的表格,一脸诧异的问我,“干嘛?这是要走呢?为什么?在ZD多好呀,又稳定,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外面工作挺不好找的,你看你一女的,又有了孩子,在咱这一边上班,一边把孩子也能照顾去了。”
是的,没错,ZD确实挺稳定的,当然,除了稳定,体量还大,我大中国的各个角落几乎都留下了它的足迹,涉及业务也比较广,几乎涵盖了农牧业的整个链条,从种植、饲料、养殖、食品,到分销。内部我们甚至开玩笑,上可以九天揽月,下可以五洋捉鳖。
围城外面的人都想着各种招儿,往里钻。而对于我这个围城里面的,却在八年后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它。
稳定,等于慢性自杀
在ZD,尤其在北京总部,只要你不事先犯什么错误,领导安排的活儿,你也能完成,那一口气呆到退休,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办公室里,在ZD工作二、三十年的,一抓一大把。反倒是九零后的小伙伴们,来了去,去了来,等你还没有对上号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离职了,又换了一拨儿。
每每看到那些老同事,我就仿佛看到了五年,甚至十年后的自己,想到自己要以这样一种方式消磨余生,我觉得无异于慢性自杀。
来自心底的另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应该离开。也许出去还真不如在ZD,也许就像有些同事一样,兜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但是,不试试,永远不知道,其实无限风光在险峰。三十几岁的年纪,此时不搏,再待何时?
重复,成为一种常态
其实,当初选择ZD,我有一个私心,就是想着在这样的大公司,管理规范,应该能学不少东西。毕竟我是属于半路出家,改行做的人力资源。尤其在面试完,总裁当场决定要我的时候,那个激动,觉得自己就要上诺亚方舟了。
时间飞逝,转眼就到了第五年,开始倦怠,每天都是在重复着过往,工作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激情与干劲。曾试图挣扎——下一线锻炼一段时间。但是毕竟已经定居在北京,也不是个长久之策。
其实,如果生活没有什么压力,对未来没有太多想法,这种机器人的选择,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之于我,却不是太适合。倒不是说,我未来要干出多大一番事业,只是我开始在乎存在的意义。
大公司工作也有收获
在ZD这些年,不能说完成没有收获,我自己总结了下,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的累积;二是,工作思路、习惯、方法的养成;三是,多做少说,靠业绩说话。
对于一个大学学计算机出身,研究生阶段学的人力资源,毕业就来了ZD,能做到现在的职位,还是要感激ZD提供的平台与机会,只是人力资源的某些模块,还需要深耕细作,但是ZD的体制,限制了这样的深入与挖掘。
以前,工作中遇到问题,我一般就会直接冲到领导办公室,然后说,什么事情遇到了问题,您看看怎么解决?而通过在ZD这些年的历练,我开始慢慢换个角度去找领导,什么事情遇到了问题,个人觉得应该怎么解决,方案一,二,三。如果您没有什么意见,那我就照这个去执行。
靠业绩说话的体会。主要源于我参加几次高层会议的感悟。每每这样的会议上,各大区的头,都避免不了带上他们的干将上台遛遛,有的一上台,就是各种宏伟蓝图,讲得慷慨激昂,泡沫星子乱飞。而有的领导们,就相对务实,可能就抓着某个小事,比如:开个店卖个猪肉,娓娓道来,有动机、实干、业绩,关键还可以在其他区复制推广。
出走,换个角度思考,另外,让专业成为高阶款
提起管理咨询,其实很多人都能略知一二,即使自己没有做过咨询,但是公司有可能有跟咨询公司合作的机会。咨询,个人觉得是个高压力、高强度的工种,对任职者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既要懂业务,也要懂专业。懂业务不懂专业,出不来解决方案,懂专业不懂业务,方案落不了地。毫不夸张的说,是既能上高山,也能下火海。
对于我这种,习惯了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一时间着实是个挑战。
出来后,前前后后,面了好些公司。有互联网企业、原竞争对手的公司,另外,就是咨询公司。
我就一直问自己,未来我到底要做什么?经过反复比较、左右权衡,两个方向:一是,人力资源总监;二是,职业培训师。而咨询公司的管理咨询项目历练——换位思考和专业提升,刚好能让我梦想成真。
找准并想明白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去与留,就在那一瞬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