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小A非常热爱学习,而且爱好广泛,在微信上关注了很多公众号,有学财经的、学英语的、学PPT的,每天学的不亦乐乎。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会发现他还是停留在原地,并没有因为学到了什么而发生改变。相信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同学。
问题其实不是出在“学”身上。
学生时代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但是到了大学阶段需要转变观念,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用,也就是“做”,才是最终的目的。
如何从“学”升级到“做”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毕竟“学”相对来说是简单的,被动的,别人把设定好的题目和结果教给你,然后你掌握一种固定的思路或方法就可以了。
“做”才是最难的,要主动的动手,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有时是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同学,如何实践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而“172”法则就是把“学”升级为“做”的一个超级有效方法。
什么是“172”法则
“172”法则最简单的解释就是:
用10%的时间学习知识和信息;
用70%的时间实践并练习;
再用20%的时间与人沟通和讨论。
非常简单,而越简单的方法其实也是越有效的。
如何操作
其实很多都是和小A同学一样对很多事情有学习的热情,只是学过后
可能过一段时间回头再看就什么都忘了。
要是问“学了吗?”确实是学了,但是只停留在了学习这一层面,知识还没有完全转变为自己的能力,不能达到熟练掌握并运用的地步。
与其花费很多时间学完知识又忘了,不如稳扎稳打磨练好1-2门技能。
按照“172”法则的方法,我们每学一些知识,
都至少应该用七倍的时间去练习和实践,练习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在实践过程中会发现光学不练发现不到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基本掌握了一项技能,接下来再利用一些时间和别人沟通、讨论,经过交流会发现每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甚至掌握的方法都不同,这样会让我们从各种角度观察,加深对所学习事物的理解。
我们拿PPT来举个例子,PPT现在已是职场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的一项技能。学好PPT带来的好处我们就不多说了。网上也到处都有学习PPT的资料。如果跟以前的学习方法一样只是看的话可能最后剩下的技能和付出的时间相比效率会非常低。
按照“172”法则,我们在学到了PPT的一个技能,可能是快捷键操作,可能是排版技巧等,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这些技能融入到练习当中,马上用这些技巧做几个PPT出来。在实践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去找答案,这也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方法。
最后如果找不到答案,可以和高手或者老师等人去沟通,如果解决了,也可以和人沟通,看看别人做出同样的效果是否有更好的方法等等,会开拓思路加深对这项技能的理解。
最后要说的是“172”法则只是从“学”通向“做”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调整当中的比例。
希望同学们摆脱学习的困扰,多掌握些傍身的技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