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讲《生活的艺术》昨天说完了“最会享受人生的人”,今天说说“如何享受生活的乐趣”。你是一个会享受生活乐趣的人吗?
生活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享受生活乐趣的权利与能力,即使没有金钱、没有权势的平凡人,也有资格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其实,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一定是个“闲人”,而且还是一个有智慧的“闲人”。
在中国人的心中,能绞尽脑汁地用智慧来享受悠闲的人,一定也是境界最高的人。高明在《琵琶记》中写道:“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这句诗所表达的便是一种“卧床的享受”。
对于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来说,晚上能早早地卧在床上安睡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啊。
卧床安睡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休息,但卧床的方法不同,也会影响我们休息的质量与身体的舒适度。
那什么样的睡姿才是最舒服的呢?关于这方面,孔子他老人家可是专家级别的。在他看来,最舒服的一种睡姿便是“寝不尸”,也就是说我们睡觉时不要像僵尸一样直挺挺地睡,而应该蜷腿侧卧。
这样不仅能让我们的身体舒适,还能让我们的心灵放松。
心灵一放松,脑子也会变得十分敏锐,这个时候便是一个人灵感爆发的时刻了。
所以有很多人喜欢在半夜或者清晨时躺在床上想事情,许多白天解决不了的事、想不出的问题也往往会被你躺着处理了。
当然,能够在深夜或者清晨卧床思考问题的人,往往也是具有闲适精神的人,而这种闲适精神在人与人的聊天中体现的更为突出。
你是一个会聊天的人吗?在很多人看来,“聊天”是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了,我们几乎天天都在与别人聊天。如果这么想,那你就错了,因为你把“聊天”和“说话”的含义给弄混了。
我们只要张口吐字,就叫做“说话”,而且我们几乎可以跟任何人“说话”,比如上司、同事、陌生人,但这能叫做“聊天”吗?恐怕不能。
因为“聊天”需要两个必备条件,首先你要有一个知心的好朋友,其次你要有一种闲适精神,因为只有在一个人心平气和、幽默自然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那种天南海北、无拘无束的聊天乐趣。
说完聊天,再说说饮食,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活于世的第一要务便是一个“吃”字,但是我们“吃东西”就仅仅是为了果腹吗?
其实,中国烹饪技艺是博大精深的,吃饭做菜不仅是生存必备,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比如孔子就对烹调有个最基本的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孔子的意思很简单:做菜是门技术活,粗细要均匀,色香味要俱全。直到现在,中医也还在提倡“药补不如食补”。
古人向来会将“饮食”二字并提,可见“饮”的重要性实不亚于“食”。其实,无论是饮还是食,心境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只有在心境好的情况下,我们才能享受到饮食真正的乐趣。
有道是“茶须静品”,一个人只有在神清气爽、心平气和、悠闲自适的时候才会领略到茶的滋味,如果你身处菜市场或者有小孩子在你身边哭闹,那你肯定会觉得饮之无味。
由此可见,生活的乐趣往往就藏在衣食住行、一饮一啄这些小事中,但需要我们有一颗善于享受生活的心,这颗心的名字叫做“闲适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