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生而孤独,但我们其实是害怕孤独的。不管是蝶恋花的美好还是飞蛾扑火的残酷,都是对孤独的抗争。今天看到这样一段话:“所有的社交关系的本质都是共同进步。相遇前,你是最好的你,我是最好的我,相爱后,你变成更好的你,我变成更好的我,我们才会是最好的我们,才会有最好的爱情”。

是的,所有的社交关系的本质都是共同进步,但这共同进步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学会和自己相处。我们从出生起一直在收获父母的关爱,同学的鼓励,朋友的问候,爱人的理解。但是,我们为什么还是觉得孤独?生活首先是一个与自己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你连自己都不了解,怎么去了解他人。童年做过的一件小事可能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当时好幼稚,但那就是当时的你,现在的理解只不过是多年来与自己相处后的成长所得。人来人往、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是正常,孤独是人生常态。你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知道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原则,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灵魂,在独处的港湾里,就算只有你一个人,你也可以活得不错。你,是上天赐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与自己相处,我们要思考自己能否做到:
抵得住诱惑
纵使城市的车水马龙多么热闹、霓虹下的灯红酒绿多么绚丽,城市那么大,总有一隅之地可以容下我们放慢灵魂的内心,不急躁,不抱怨,不悲不喜,不贪不赖,做一个认真守护灵魂的人。记得一个女孩说过,“除了本职工作,可以花些时间在生活上,做一些有关兴趣爱好的事情,不要因为工作丢失自己的生活,不然这样的人生太无趣了”。这是一个独立,善于与自己相处并且重视灵魂交流的姑娘。我们身边应该要有更多这样的人。生活的点滴首先都是与自己相处,它可以是我们窗台下一本喜欢的书,闲暇时光摆弄的绿植、休假时能去走走的亭廊古迹。抵得住诱惑就是在与自己独处中沉浸在自己的一亩世界里。歌手李健就是这样一个人,生活里只要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只要能让他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觉得做什么都可以。2002年,作为已经凭借一首《一生有你》大火的人气组合--水木年华的一员,李健却选择退出了,他说,“再做下去,我感觉我快要失去自我了。这样做下去,我知道会有名有利,可是心却丢了,那些热爱也就丢了”。李健正是抛弃了名利的诱惑,成就了纯粹的自我。诚然,为了混口饭,委屈自己的灵魂志趣可能真的是一种很大的遗憾。

要有情感寄托
学会与自己相处绝非是要做一个自私不讲感情的人,我从不相信什么超然物外的闲情逸致,我们更不可能做一个形单影只的驱壳。今年7月,泰国普吉岛海域沉船事件中,河南小伙张皓峰在游船倾覆的瞬间全力把女友送上了救生船,而自己在漆黑的海面漂浮了足足12小时。其实,越是在这生死关头越能体现情感的温度,坚定地情感寄托在死亡威胁时能够爆发惊人的力量。生活里的人、事、景、情向来都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感情和生活没有最好的一说,只有那份适合自己的一份守护。我们既要有“孔雀东南飞”里的真挚情感和反抗精神,也要有舒婷的《致橡树》里描绘的那样自由、平等、独立的爱情观。
经得起指点
我们常常会被人问到,“你工作这么辛苦,为什么你还要做?”。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感同深受,因为大部分人往往习惯了去指点他人的圈子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事情只有你做过了,自然能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听过一个爱吃奶油甜品的姑娘打趣说,“生活这么苦,多吃点糖”。虽然这是句玩笑话,但是这“糖”正是与自己独处的那份自由啊。在被生活的不易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我们,适时的“精神胜利法”还是很有必要的,他人的指指点点都是杂乱的音符,激不起我内心任何的波澜,我只愿在与自己的独处中让内心多颗“糖”。活在当下的时光,经得起他人的任何指点,认识当下的自己,脚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最好的结果都会在你的坚持中把好的东西留下来。

要有危机意识
我今年27岁有余,渐渐深切感受到从25岁开始,自己真的不再如刚毕业时年轻了。毕业三年来,体会了跑业务的奔波、机关工作的乏味、创业的艰辛,从迷惘彷徨的少年走了到沉稳执着的90后“中年人”,没有志颖《十七岁那年的雨季》的美好,也没有德华的《十七岁》唱出的沧桑和坦白。一直在心里持续的只是一种危机意识,这种意识推动着我不断认清自己,提升自己。现实生活中,收入很重要,但不是决定幸福与否的唯一因素,与其躺着做梦,不如在修砌经济基础的同时与自己好好相处,月薪3000有他的活法,月薪10000也有他的活法,买得起心怡的电子产品,也吃得惯路边的煎饼,穷或富都不能让自己少了活得精细化的内心。生活其实都是危机意识在推动我们前行,我们要满足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攀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金字塔。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尽量不要给自己温水煮青蛙的温柔。焦虑、慌张、徘徊、被动都很正常,这意味着一切都在上升。
慧眼
二0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于凤凰山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