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读不下去没关系,直接扔掉换一本,直到找到你读得下去的那本书。
-
别人推荐的所谓“经典”、“必读”书单要不要读?可以尝试,但不要勉强。读书是需要缘分的,火候未到、经历尚浅的时候,再有趣的书在你眼里也味同嚼蜡,再有用的书在你脑里也不值一文。如果实在读不进去,不妨先放一放;江湖路远,有缘再见。
-
不读经典,只是碎片化地阅读,是不是不利于深度思考?原则上是这样的,能读质量较高、思想深刻的“干货”,就尽量不要读质量较低、毫无思想的“水货”。可是,质量高低是个挺主观的概念,同样一本书,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价值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只有对自己有启发、有帮助、有提升的书才是真正好书,其他任何人说的都不算。
-
读书总比不读好,只要能够开启阅读,总比把自己困在一堆所谓的经典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要好。读的书多了,做的事杂了,读书品味自然会变得挑剔,鉴书能力自然会得到拔高。
-
读书好还是看纪录片好?有的小说拍成了影视作品,比原著小说还成功,是不是直接去看这些影视作品就好了?从战略上看,灵活搭配;从战术上看,优先读书。
-
从战略上看,每个人吸收信息的偏好不一样,有的人喜欢阅读,有的人偏好视频,有的人喜;老师讲解,有的人偏好同桌讨论——无所谓对错,只要选择最有利于自己吸收消化的学习方式即可。当然,在学习之余,时不时地变换一下学习方式,灵活搭配,将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都调动起来,比自始至终只采用一种学习方式,肯定要更有趣、更容易吸收,同时也更容易保持学习的劲头。
-
从战术上看,同样是接收信息,看视频更多的是被动接收,而阅读则是主动吸收,因此对自己大脑的专注度、抽象思考、逻辑思考要求也相对更高,更有利于锻炼到自己的大脑。
-
读书经常读完了就忘怎么办?如果确实想要记住书中的知识点,则不可避免要阶段性重复,重复是记忆之母。如果不求记住知识点,则可以通过传授他人的方式,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一次,不求精准还原书中内容,但求能够与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行链接。
-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记住了那么多小学问、大道理,对于生活却一点帮助都没有?读书无用,这是肯定的。读书本身并不能产生任何价值,只有行动才能产生价值。
-
感觉读书无用,往往是因为我们想做、能做、做成的事太少。在大量的行动之后,想做的事越来越多,能力和知识的短板得到暴露,我们会逐渐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惆怅,此时此刻,恰恰是我们整合平生所学、优化知识体系的最好时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