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包罗万象麓山文存海狮子读书会
谋心的读书——看不见的财富(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7.9)

谋心的读书——看不见的财富(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7.9)

作者: 乐道_a525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08:10 被阅读108次
谋心的读书——看不见的财富(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7.9)

昨天各位书友再次来到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进行了一场精神之旅,童书友分享了曾国藩道光二十四年的大部分家书,准备很充分,从做人应当持盈保泰懂得日中则昃的道理、无功利读书才是真读书等曾国藩对家人的告诫。

谋心的读书——看不见的财富(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7.9)

都很有感触,这里想对无功利读书谈点看法。这点几乎引起了各位书友共鸣,主分享童书友,宾书友,戴书友,罗书友都谈到了这个问题,有些觉得不解因为作为取得那么大功业的人居然提倡无目的的读书,有人觉得这样的读书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其实在哪个时代这样的读书方法都是缺乏的,曾国藩之所以如此郑重其事提出,就是因为当时重视应试而读书的风气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他的家人。他才会谆谆教诲,要弟兄姊妹们不要只埋头于科场应用文功夫,更多要读些唐宋八大家散文,《庄子》《史记》《汉书》这些虽然考试不考但却不能不读的书。

谋心的读书——看不见的财富(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7.9)

中国一直是一个比较世俗化的社会,人们对可见的成功有用的学问更喜欢,对历史哲学这些表面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学问其实不怎么关心的。但其实往往是那些看似无用的书却最能塑造一个人的灵魂,培养一个人的情趣和情怀。越是功利的书越远离灵魂,曾国藩深通各种奥妙,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读书是打通文史哲,他既读《王荆公文集》又读《周易》《庄子》还读《史记》《汉书》《后汉书》。他还定了柔日读史,刚日读经的规矩,其实就是把历史和哲学结合起来读,历史和哲学确实很有关联,黑格尔就有著作《历史哲学》。而这些都是跟考试没有什么关系的,曾国藩却一直坚持这么读书。

谋心的读书——看不见的财富(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7.9)

记得易中天老师就如何读书怎么读书,也曾谈过一个“谋心的读书”。他说我们一般读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谋身这个需要为了谋取学位职称,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读完了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另一种则是无功利读书完全凭兴趣爱好,就是喜欢,这种读书叫“谋心的读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谋心的读书——看不见的财富(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7.9)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喜欢“以成败论英雄”看重结果重于过程的民族,提倡这种读书的精神尤为重要。昨天主分享童书友还谈到了她一位有趣的奶奶,也问她一个问题“孩子你觉得什么财富是别人夺不去的?”她一时语塞,奶奶语重心长的告诉她”是知识”。这是一位很有智慧的老人,他一眼洞穿了我们很多时候一辈子都悟不出的道理,凡是那些看得见的财富都是靠不住的,只有那些眼目所不见容易被人忽视的才是最重要的财富,你的学识你的修养你的人品你的灵魂上的朋友。而我们更多顾及的是那些眼目所见的真金白银房子车子。而这些看得见的财富似乎很可靠是实打实的东东,但这些却也是最无定准的,今天虽然在你手里,但别人也可以从你手中夺去,你也会为了保住它们花费大量心力,所谓患得患失甚至于成为它们的奴隶。整个人被异化,因为赚取物质财富本来是为了开心,它们本来是为你服务的,结果你却被它们控制。这种人的异化是很可怕的,马克思曾经深入的研究过,弗洛姆也在《爱的艺术》里有阐述。《圣经》也教导我们,“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哥林多后书 4:18 和合本)只有那种看不见的财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是他人无法夺去的。

谋心的读书——看不见的财富(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7.9)

我们其实是需要一种信仰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灵魂,让自己内心有一种超越的力量,否则我们就只是像小鸡一样总是埋头于在地上找食物,本来我们是可以像鹰一样翱翔于蓝天。当你有了属天生命,很多时候会更加淡定,也能沉静下来读一些没有用却很有趣的书。

谋心的读书——看不见的财富(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7.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谋心的读书——看不见的财富(麓山学社曜美汇读书会7.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nx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