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是谁?
很长一段时间,都很好奇“任仲平”是谁,写文章怎么这么厉害,他肯定在人民日报社工作,一般情况下不出手,出手就说明国家有大事发生了,而县是史诗级事件。一年下来这个名字大概只出现几次,每次发出的评论差不多都是万字左右,文章虽长,但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可谓字字珠玑。
后来才知道这是人民日报评论员的笔名,任仲平谐音“人重评”,意为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在人民日报社里有个专门的小组负责撰写“任仲平”的稿件。作为中国新闻界的著名品牌,任仲平创建于1993年底。1993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是他第一次亮相。
如今,二十大顺利召开的历史时刻,任仲平也和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再次发出声音,《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
全文14448字符,王者归来,豪气冲天。
以下为主要框架的抽取罗列,供有兴趣的朋友们细细研究,也为以后的心得体会打个基础。
(一)盼望着、奋斗着、创造着,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就要胜利召开了。
多次见证重大历史时刻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红旗招展;深圳莲花山公园里十年前种下的高山榕,亭亭如盖、枝繁叶茂;蓬勃生长的雄安新区,机械轰鸣、塔吊林立;翱翔寰宇的中国空间站,“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们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历经岁月洗礼,世界东方的这片热土欣欣向荣;满怀豪情壮志,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勇争先。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顾新时代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这十年,我们铸就了激荡人心的东方传奇,赢得了令人惊叹的大国荣光,一个古老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十年砥砺奋进,历史的如椽巨笔绘写壮美画卷。如红日东升,如大潮奔涌,如长风浩荡,向上向前的力量蕴藏在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向着未来无限伸展。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2年的金秋十月,矢志复兴的中华民族,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进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嘹亮,神州大地奏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激扬乐章。
这一段文学味最浓,可以反复朗读。
(二)东方红LF2204无人驾驶拖拉机,贵州省独山县下司村脱贫攻坚尖刀排队旗,高精密机床主轴轴承和滚动功能部件……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生动视频、一幅幅图片图表,展现了新时代十年的不凡历程。
(三)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从第一卷到第四卷,这部著作让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感叹“政治抱负、治国理念、宏大规划和真情实感”,让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读出“大国领导人深湛的政治思维”。这部著作,打开了让世界“读懂中国”的思想之窗,更蕴藏着新时代“领航中国”的思想力量。
(四)十年砥砺奋进,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十年砥砺奋进,矢志“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六)十年砥砺奋进,矢志“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我们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七)“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799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1226人……”2022年9月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8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已是该数据连续第108个月公布。“八项规定”,何以改变中国?正是因为这短短数百字,引领了自上而下、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更有力量。
(八)“此生无悔入华夏!”2022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如期播出。这堂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的公开课,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考古学家等奋斗者,带领青少年完成了一次价值探寻。
(九)“一箭三星!”2022年9月27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已圆满完成10次发射任务,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40次飞行。
(十)一切早已开始,一切远未结束。2013年7月11日,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前,习近平总书记目光穿越历史:“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全文共有十个部分,与十年的时间契合,与十全十美相应。
第一部分总述十年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此段的感情真挚浓烈,极具文学色彩,值得反复咀嚼。
第二部分用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具体数据例证十年成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初步达到小康社会,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从各个角度也回顾,过去的十年都是非凡的十年。“时间前行不舍昼夜,连结起过去和未来,铭记着光荣与梦想。十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中国的每一瞬间都在创造奇迹、书写历史。”这段浓墨重彩的历史时间,让一个走过百年的政党永葆青春活力,激发出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让一个历经沧桑的国度升腾起万千气象,迎来民族复兴的万丈霞光。
第三部分的核心主题为,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第四部分主题为重视民生,从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环节为人民谋幸福。第五部分为民族谋复兴,用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此段涉及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并与二、三部分有着不同的视角,没有重复,实属不易。第六部分,中国显示了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携手共进,一起向未来,和平共发展。第七部分,严于律己的政党,自我革命焕新生。第八部分,中国人越来越自立,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尊。第九部分,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十部分,一切还是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扬帆起航,我们正奋进在更壮阔的征程!
——乘势而上,我们必将夺取更伟大的胜利!
任仲平,你太历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