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经在斯坦福大学做过一场演讲,主题是“一定的社会情境会对人类思维、感觉以及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改变”。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为大家讲述了当时刚刚结束的监狱实验,即让大学生在一个模拟监狱中分别扮演警察和犯人的过程。尽管参与实验的人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而且根据先前的心理测试,他们的心理也都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仅仅在监狱里待了几天,他们的行为便开始变得古怪,甚至出现了病态行为。在实验中,“警察”对待“犯人”的行为表现从最初的压抑自己变成了后来的粗鲁,甚至是暴虐;而“犯人”对权力则表现出消极、无助的状态,最后转为一味懦弱地遵守监狱中的所有条令。这个实验本来计划要进行两个星期,但由于模拟监狱中参与实验者的人格和价值观产生了急剧的变化,在六天之后,实验便不得不宣告结束。这些仅靠掷硬币来随机选择扮演“警察”和“犯人”的男孩,为何没有经过训练就如此轻易地进入了角色呢?这是因为他们在家庭、学校等日常生活中,或者通过媒体曾体会过拥有权力的感觉或经历过不公正的待遇,已经理解了“警察”和“犯人”的身份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对警察的管理主要依靠权力机关制定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详细规定了什么事情是人们愿意做却不能做的,什么事情是人们不愿意做但又必须做的,因而他们的行为自由经常受到限制。而犯人虽然可以选择服从命令,但也可以选择反抗这些强制性的命令,而反抗带来的结果通常只会是惩罚,因此,实验中大多数“犯人”都选择了服从命令,去做“警察”希望他们做的事情。在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警察与犯人之间的心理状态与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医患之间的心理状态是一致的。我问他们:“你能想象这两种思想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大脑里,这两种思维方式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吗?”答案应该是“是的”,而在出现这种状况的人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极度害羞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