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8月,我成为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小编”。然而在到岗的那天才发现,我应聘的新媒体公司还没有发布过真正的“原创”稿件,尤其是一个本地美食号,当时所发布的文章无一例外,全是转载的集合贴。
从来没接触过公众号运营的我完全懵了,然而尴尬的是,公司的几个创始人更懵——他们不但不知该从哪做起,而且一点也不会写稿。
该吐槽他们一通然后愤而走人吗?我按下首先冒出的这个念头,在公司一干近两年,原先默默无闻的新号,如今已经是本地美食IP之一,一条推广的费用大几千,并且具备了筛选客户的实力。
在这个从0到1的过程中,我们走过很多弯路,也错过了不少机会,一路磕磕绊绊,总算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我想把这些经验总结出来,对自己的来路做一回顾,也为有心做类似事情的小伙伴提供一点前车之鉴。
需要特别声明的是:以下所说的内容都是我的经验之谈,不具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属性,在实操过程中还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再者,有些方法是总结同行的成长历程时发现的窍门,很遗憾我们错过了,但希望你能用起来。

一、做本地美食号,你准备好了吗?
第一步,做好心理准备,你也要成为美食IP。
无论想要入驻哪个平台,你做好成为一个美食大V或中V的打算了吗?
不难发现,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总有几个我们叫得上名字的美食大V。早些年,他们时不时出现在当地电视台的美食节目中,时不时在报纸杂志上发表食评小文,后来他们写博客,后来他们开微博,再后来,有了微信公众平台、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他们似乎每一次都能精准把握媒体的走向,总是立于行业金字塔顶端,让人望尘莫及。
他们的地位太稳固,粉丝基础雄厚,在市场上具有绝对的定价权和议价权,商家找他们推广不但要支付高额的报酬,还要好吃好喝小心翼翼伺候着。
请注意,这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劣势。
直白地说,这些人,有点老了。他们习惯于给美食贴上标签,“掩于寻常巷陌”、“三代传承”、“专注XX三十年”……在他们的话语体系里,有类似标签加持的吃食才算是好的,其余的都是浮躁时代的产物,不值得品尝。你去追捧网红店?说明你不懂吃。
真的是这样吗?有些地方小吃店环境恶劣无比,天天大排长龙,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人们埋头大吃,吃完抹嘴就走人,一分钟都不想多留。然而,对于年轻人来说,餐厅不仅是果腹的食肆,更是社交场所。约饭不为吃而为打卡的,大有人在。
有需求自然有市场,网红店此起彼伏开得甚欢。他们会找传统的美食大V推广吗?很多根本不考虑。这些店主本人可能还是美食大V的忠粉,但他们却自动回避与爱豆发生链接。好听点说,叫“气质不符”。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市场空缺等着后来人去填补。
所以,即使你本身并没有深入探索过美食圈,也别小看自己可能打下的市场。只要你的定位够新颖够独特,照样能成为一枚美食中V。
综上所述,做美食号需要的心理准备是:相信自己能做到,并且下定持之以恒的决心。

第二步,免费或花少许钱,铺就成V之路。
做美食,绕不开大众点评。跟很多商家聊过,开店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众点评做推广,否则很难快速进入顾客的搜索范围。想来这道理很简单,我们去吃饭不也习惯先在大众点评搜一搜哪家店好吗?
那么,我们就先成为大众点评的VIP吧!无论在哪吃饭,记得打卡拍照详细写点评,然后申请VIP,每月完成规定点评篇数,保持星级上升即可。只要有足够的等级和活跃度,就有机会参加大众点评的VIP线下活动,很多都是霸王餐。持续参加活动,你就有了充足的素材写文发文,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当你混迹美食圈的时间够久,出品拿得出手,自然会有活动找上你。即便很多都不支付报酬,但免费吃一顿是自然的,还能为自媒体平台提供写作素材,收获多少还是有一点的。
除此之外,一定不要放过本地所有的美食公众平台。不管它多小,不管它多新,不管它多low或者多高大上,一定要全盘关注,包括餐厅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这里不但有源源不断的霸王餐、折扣、线下聚餐等美食活动,还会带给你结识人脉的机会。
本来嘛,大家都是冲着吃来的,自然会关注各种吃的渠道,能为你提供许多写作素材。如果你本身是摄影达人,那么还可能有机会成为美食摄影师,受到商家的邀请去拍照或推广。如果你不会拍照,也许有机会通过活动结识摄影行家,多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也是好事。
当你经常出现在美食圈,当你的大众点评等级不断上升,当你的美食文渐渐受到关注,当你开始被商家邀请试吃……恭喜,你已经在成V的路上走出了一大截自己的步伐!
特别提醒:
第一,别太着急;
第二,别表现得太功利;
第三;积极展示自己的专业态度和水准;
第四,不必沉迷混圈子,要懂得适时跳出来,做你自己要做的自媒体;
第五,别违心夸赞难吃的店铺,这可能会为你今后的道路埋下严重的隐患。

二、平台搭建起来了,如何持续稳定输出内容?
美食文不需要精彩绝伦的文笔,但你的推荐一定要具备与众不同的个人属性。你是文艺风还是逗比风都可以,重要的是要一以贯之,不要频繁变换,会让关注你的粉丝摸不着头脑,容易突然掉粉。
美食文章大致分为四类:探店、合辑、测评、制作。制作这一块,我没有参与过,因为我们公司里没有料理达人,所以只能说说前三块。
探店文大家最喜闻乐见,需要实地探访一家店铺,从环境到菜品到服务,都需要图文并茂地介绍给大家。在这里,你需要扮演一个敏感并且挑剔的顾客,不但需要发觉店铺的特色所在,还需要体察出饭菜细微的精到之处,并能指出一些确实存在的不足。但切记全篇吐槽。至于为什么,我就不明说了,大家自己体会吧。
前面说过了积累探店文素材的几个方法,归纳一下:参加大众点评活动、参加公众号活动、受邀参加美食品鉴。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主动出击。得知开了新店好店,自己花钱去吃,跟老板说明你在做美食公众号,需要推荐拿手的菜品,最好能跟老板聊一聊,说不定会遇见精彩的故事,也可以成为你文章的素材。
很多时候,聊得嗨了,老板就不肯收饭钱。即便花钱也没关系,你还可以为平台粉丝争取福利。比如持文章消费打八折,或者给出10份霸王餐等等。或者想一个漂亮的噱头,跟店家合作玩一玩。比如,戴小猪佩奇装饰,进店消费7折。
脑洞大,参与人多,店家会记住你的,这一次免费为他推广,下一次他会带着丰厚报酬来找你。说不定,他的隔壁、他的朋友也会找到你。别忘了,餐饮店老板也是有朋友圈的呦~

合辑的制作相对简单,美食号一般会有两种操作。第一,亲自探店做合辑;第二,从大众点评找素材做合集。这个操作非常简单,大家随便翻看几篇就明白了。
测评一般有三类:①以种类划分,测评比较;②以吃法划分,测评口味;③探店实测,比较分析。
前两种我指的是把食物买回来,在室内操作测评。此处我原本打算推荐几个公众号,但打开一看,发现都转型不做测评了。这也是我想说的,室内测评做不好很容易变成自嗨,自己以为内容很费心很充实,用户看起来觉得很尴尬很无聊。做好了10w+甚至100w+传播都有可能,做不好不但没人看,还会被骂。要是你很专业可以试试,不然就要慎重了。
探店实测也算是探店的一种,想要做出彩,样本多多益善。去年中旬在本市冒出一个新美食号,开篇几个做的都是测评,测的还是喜闻乐见的当地小吃,但阅读量高得吓人。究其原因,他一测就是五十、八十、一百家,这么诚恳下功夫,有理由不成功吗?
这里有一个小tip,测评每一家都要拍出具有你个人象征物的门头照,让人知道你是真的到过这些地方,而不是在网上随意收集的素材,体现出你的诚意和苦功。至于测评的准确性,其实没那么重要。谁能保证自己的舌头是最精准的那一条呢?

三、如何掌握本地一手美食资讯,及时造访热门店铺?
第一,关注本地其它美食自媒体的推广。
你能在本地自媒体平台看到的新店介绍,绝大多数都是付费推广。所以,你没能第一时间推一家店是正常的。但从别人的推广中,你至少获得了两条讯息:①这家店需要推广;②这家店知道的人不多。
这两条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你行动的指南针。尽可能快地去店里吧,谈合作,探店写文,通常会比开拓生意稳定的新客更容易些。
这里需要插入两条营销话术:
①如果商家表示刚刚做过推广,暂时不考虑。你可以告诉他,粉丝的覆盖面不同,现下正是你扩大影响力的最佳时机。如果粉丝仅在一个平台看见你,或许不会留意,但如果同时在好几个平台看到你,就会对你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极大的好奇,来店消费的可能性自然提高很多。作为新店,商家通常会考虑采取你的建议。记住,你的开价不宜过高,但也不能太低了。
②如果商家坚决不同意付费推广,可以趁热打铁提出免费推广,但需要商家配合活动。这时商家对提供十份或二十份霸王餐就不会很排斥。而你不但能获得内容,还为粉丝争取到了福利,提高平台粉丝粘性,为今后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立自己的美食达人社群。
为你的铁杆粉丝建立专属的微信群,时不时发发红包,发发霸王餐福利等,发文后多征询他们的意见,对照改正缺点,提高粉丝的参与度,带给他们更好的体验感。
另外,你自然会发现,这些铁杆吃货不仅仅是你的公众号粉丝,还活跃在本地各大美食号,他们也可以成为你的消息源,帮助你及时掌握新店开张的信息。
第三,还是大众点评。
那些肯在大众点评做霸王餐活动的新店需要特别留意了,他们的推广需求比较明显,但对渠道了解不足,你作为专家出场的机会到了,一定要及时并且准备充分。我是说,请带着你的营销推广方案去探店!

四、本地美食号如何变现?
不赚钱,单凭爱好去做美食号的人有吗?有的。他们大多会走向两个方向,要么做着做着赚钱了,要么做着做着不做了。
想要长久坚持一个爱好,最好还是有一些实打实的回报,不然太难对抗日复一日的迷茫感了。
本地美食号盈利的主要方式是店铺推广。前面零零星星其实已经说到了,即便你已是一个本地美食中V,也不能一味坐等商家来找你,主动出击才能发现更多机会。
推广变现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我们本市最牛的美食号,一条推广收费3w,还要排队。一些个人做的小号,一条推广收费也能达到三五百到1k。只要不断有客源,凭美食号养一个公司也是有可能的。
有人可能要说了,最难的就是拓客啊,哪来那么多客源!这话没错!其实前面说到的混圈子、成大V、输出内容、掌握一手咨询等等,本质上都是在吸引客源。
即便做到这些,想实现盈利,还是不够。如果你是单打独斗,必须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至少需要掌握一些营销方面的知识。最基础的,是收集全国各地美食号的营销方式,并能够根据店铺属性,适时拿出自己营销方案,然后再去与商家进行沟通,会显得专业很多,通常也更有效率。
插入一个小tip,与商家沟通时,营销方案至少准备三套,在抛出一套后,如果商家不满意,再拿出另外两套,并且说明你认为最好的那一套好在哪里,供商家选择和参考。
推广之外,还可以做线下付费聚餐活动。跟商家协商好付费金额,适当赚取一点组织的报酬。有些商家只求曝光,会免费提供餐饮和场所,但需要参与者在大众点评给予好评,这些在组织活动前都要充分沟通和说明,不然会影响粉丝体验。
再插一个小tip,与商家沟通推广时,可以把线下活动作为推广的独立或附带方案,让商家感觉赚到了,也能提高你自己的粉丝粘性。
其余的变现方式还有:出售平台的会员卡,做网上店铺,开线下实体店等,但这些都不大适合个人操作,在此就不详谈了。

总之,做美食自媒体门槛比较低,操作比较简单,很适合有一定闲暇时间,并且爱吃爱玩的人。如果你形象有趣(漂亮、帅、可爱、特别瘦但特别能吃、胖胖的很喜庆等等),那是绝对的加分项。如果时间精力允许,附带做个人微信号(利用朋友圈塑造个人品牌)或者美食视频,那路就更宽了。
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但感觉并没有总结完全。如果以后想到更多的,会继续记录很分享。
我是程不诺,一枚文笔一般但以写为生的本地自媒体小编。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用。
网友评论
很少关注作者,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