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的附属物。孩子不是谁的东西,而是独立的生命。当我们对自身原因或疏忽等造成孩子出现问题的家长无限的同情时,恰恰反映出对未成年人的人权的漠视。大家需要警醒,尤其是所有家长都要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反思如何为人父母!
![](https://img.haomeiwen.com/i6524382/ea415c5f3d02d506.png)
在任何层面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都应该是平等相处,没有父母绝对高于孩子这种说法。既然给了孩子生命,就要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就要花心思维护这段亲子关系!就要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去“挣”得孩子对我们的爱与理解!父母应该培训上岗!
一、作为父母如何去做
1、作为父母,格局要高于自己的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6524382/eb6137dad8142fd5.png)
“父母的格局”,父母眼界越开阔,给孩子未来奠定的基础就越好。
如果父母把接受良好教育的目的理解为光宗耀祖、挣大钱、买大房子,那么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也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这不仅局限了孩子的格局,也恰恰让他们无缘进入致力于培养改善世界领导者的“名校”。因为没有什么比自私、虚荣的学习目的更能引发“一票否决”的了。当然,对“名校”的迷信,也正是家长们普遍存在的思想。
出现这样的状况,错误不在孩子,而在于很多父母处于价值观的混乱期。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父母一边搓麻将,一边训斥孩子“要好好读书”;一边炫耀花钱“搞定”老师,一边要求孩子“做正直的人”;天天吐槽、怨天尤人,而让孩子“积极乐观”;如果父母斤斤计较,却希望孩子“大度包容”……这样的家庭教育坚决不可取。家长真正可以凭借的不是家长的身份,或者发育得更完善的驱壳,而是自己的行为。
2、作为父母,要注意和孩子说话的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6524382/486239f8a82c5c79.png)
家长换了一种沟通方式,可以完美的解决很多问题。最初的时候,孩子的思维非常单纯,等到大一些,会有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他的思维,仍然是不可逆的。
建议父母多用“一……就”的句式,可以引导孩子明白事件的逻辑顺序,孩子也会更易理解和听话。少用复杂的因果推理句式,避免用“如果,就”,因为这些句子要么孩子听不懂,要么孩子有被威胁的感觉,都无法起到好的沟通效果。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很容易造成亲子沟通的不畅,而且总是负性的说辞,就像是在威胁孩子,反而会造成孩子更想去挑战妈妈设定的规矩。
孩子的教育,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教养的传递,如果单纯地教化孩子去驯服各类命令,这就是在违背人类发展的方向。父母最理想的感觉,是润物细无声!
3、作为父母,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爱她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6524382/185764e9234554c4.png)
传统的育儿观念、教育观念、亲子关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成年人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也让这一代中国孩子疲于奔命、迷失方向。表面上,是因为大家的手头有钱了、选择增多了、视野全球化了;深层里,是对待人生、看待世界的价值观或是评价体系在剧烈转变中,尚未完成。许多历史遗留的、集体无意识的沉淀,反过头来纠缠我们,让我们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有这样两个问题往往被隐藏在表面冲突的背后。第一,孩子是谁的?孩子因父母来到这世界上,所以就属于父母吗?
中国传统的伦理关系中,孩子当然是父母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夫子如是说。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既然父母给予了生命,那么打骂责罚甚至以不孝之名剥夺生命,是情理之中的。
同时,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从金钱到情感,责任几乎是无限的: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孩子成年了还要帮他们找工作、相亲、买房子、带孙子……与这样“无限”的付出相对应,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也常常令人胆怯。学业上要比过邻家的小孩,为父母“争气”,择业时要替父母完成没有实现的梦想,出人头地…
这倒不是说父母贪心要求孩子给自己多大的回报,而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就该听我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基于这种逻辑,孩子就要去你为他们选的学校;下课了去参加你为他们选的学习班;未经他们的允许,你可以检查他们的日记和电脑;他们应该听从你的建议选择“有出息”的专业;甚至,有的母亲认为儿子即使结婚了,也应该更听妈妈的话,而不是媳妇的。许多的矛盾与不幸就从这里开始。
以爱的名义包办一切,孩子就失去了成长的内在动力和负责任的能力;以爱的名义如影随形,就剥夺了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在你的关注中喘不过气来。这种内心的压抑与痛苦不仅是一种悲哀,也产生了怨恨和疏离,伤害了亲子关系。并不是正真意义的爱。
所以说,是否认识到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说到底,是对生命的态度。孩子借由我们来到这世界,但他们不属于我们,而属于他们自己,属于这个世界。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们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未来,拼命地工作,希望为孩子的未来提供经济基础。但是在紧张工作之时,父母们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知道你们很爱他们。尤其是中国的父母应该把爱,大胆的跟孩子说出来,如果家长们一心放在工作上,即使内心很爱孩子,孩子可能也不会感受到你们的良苦用心。
早前在研究留守儿童课题之时,我就发现,中国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缺席的数据是惊人的。大量留守的孩子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缺少正常的家庭温暖和人生指导,极易堕入厌倦学习、辍学、游荡在街上或者沉迷于网吧的人群。家庭、社会及知识技能的缺乏,还会进一步影响以后的工作。
更有大量城市留守(明明跟父母住一起,但没有父母的关注和陪伴),这类孩子往往过早地接触社会,放任自流,自控能力比较差,是非观念比较模糊,很容易误入歧途,往往是网瘾、逃学、早恋、问题儿童的高发人群。
父母陪伴孩子,其实不需要我们整日守在孩子身边,只需要固定时间,形成固定的亲子游戏、亲子运动项目,有规律地进行就好了。一般来说,孩子都会很愿意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因为这会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我们的重视。而且,有时候,孩子还真会提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好建议。
因此,父母们一旦有空余时间,就陪着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嬉戏,这样孩子们才能切实地感受到你们的爱。陪伴不需要过多的时间,但是一定要用心。试想一下孩子能陪您多久!
4、如何提升自己作为父母的能力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6524382/7be5f33faf3f48a4.png)
父母从来不是一个天然的身份,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得来的。然而,太多人根本就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就在性冲动的驱使下,要了孩子。而这些孩子,就成为了不够格的父母的牺牲品。
孩子出问题,就是父母出了问题。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场针对为人父母的考试,做父母的都要自学成才。当你为人父母时,你是否冷静而认真地思考过,自己是否具备为人父母的条件,是否胜任父母的神圣职责,是否能承载这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去爱孩子,那么请不要不负责任地把一个鲜活的生命带到这个世界。如果已经有了孩子,那么至少发发慈悲,放了他,不要去管他,让他自己成长,就足谢天谢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524382/7fbd4ae9ce86b2f1.png)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里我有给各位父母提三个小小的建议。
⑴多看一些教育相关的书,这里面有很多的教育学家给你支招。
⑵多出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在丰富自己、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可让你的孩子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
⑶多寻求一些晋升的机会,成为优秀的人,让你的孩子以你为榜样。
总而言之:做父母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孩子的路应该是孩子自己选,父母们就应当努力提升,努力修炼。当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时候,孩子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壮的体魄,发达的头脑。当我们成为更好的父母的时候,孩子会越来越喜欢与你沟通交流,从而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总结:父母需要修炼自己的内心,这不仅仅是为了教育子女,也是为了去面对未来要到来的惊涛巨浪。为人父母,我们要严阵以待。生活的起伏,境遇的变化,都需要用平常心去看待。
二、建立和谐亲子关系
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的尊重、相处的平等,孩子们才会放下对父母高高在上形象的畏惧,就能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沟通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手段。父母想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和孩子进行沟通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沟通父母可及时发现、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以正确的方法给予引导,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在家庭中,亲子关系较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顺畅,孩子往往不需要父母督促而主动地学习、上进。相反,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不管父母怎样教育,结果都是“恨铁不成钢”。并不是孩子笨,而是孩子有心结,亲子沟通的障碍导致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成功的父母,能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并成功地引导孩子的思想。这样的父母,不仅能达到引导孩子行为的目的,还可以教养出有主见的孩子。
1、如何与孩子沟通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6524382/782f75a7d5710f7d.png)
⑴清楚自己的沟通目的
⑵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
⑶尊重孩子,蹲下来同孩子讲话
⑷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⑸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
⑹孩子的事情要跟孩子协商
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具体做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6524382/0471cadc56441b43.png)
⑴珍惜共处的时光
⑵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
⑶赏罚张弛有度
总结:和孩子相处,每一句话和行为可能都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影响,所以家长们不要随心所欲的去教育孩子、呵斥孩子,而是要彻底的对孩子负起责任,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做孩子贴心的朋友!相信你们的亲子关系会更加融洽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