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没有废片吗?
照的够多就好了
人机完美契合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与他的徕卡……
时代变了。 现在能在街上找几个坐着不动的人都难,而且摄影早就偏离古典美学的道路,纪实摄影越来越私欲,偷窥,夸张,肮脏,反差强烈,所以我们用的视角也越来越怪异。如果你拍的不够惨,不够老,不够脏,还有人看么?布列松死的时候,他的摄影理念比他早死几十年。
有本事用标头感动世界的人,用什么镜头都可以。
有本事优雅的感动世界,就不要声嘶力竭的嚷嚷”这里多么惨,看啊!“ ——我这话就是指的去了几次奕乾,看到某人的”老澡堂“系列。有本事就像水俣病的那张一样啊。
当然这只是出于我自己的审美而已…
布列松虽然号称决定性的瞬间,但我敢说他在那个瞬间前后拍了肯定不止一张,因为在《世界摄影150年》和《布列松:欧洲》中,我看到了同一场景,不同时间的两张照片,差别估计在10秒之内…
摄影虽然形式上是个拿相机拍照的过程,但是拍什么,什么取进那个框里,取决于你是怎么想的。可能我们本身美学修养只能看到一个瓶子,一双鞋,一个路牌,一个楼角(注意我说话有点夸张,对不起)。我们以为是美的,因为别人都这么干。别人这么干,所以我也这么干。我们脑子里对美的印象的集合就构成了我们摄影的大框框。我们不对自己的审美范围进行突破,我们的照片也不会突破,因为相机它没有脚,它不会自己跑着去拍片。具体操作而言,构图和景别十分重要。看很多照片(包括很烂的我自己),要么就是局限在一个瓶子一双鞋一本书的局部走不出来,要么就是广袤n公里的广角收不回来。摄影需要美学修养,此话你听着很酸,但是回到肚子里想想,不得不低头承认。 摄影活动中,最贵的东西是什么?相机?镜头?胶卷?加工费?不。是时间。如果摄影很不花时间 -- 包括事前的大致计划,天气的了解和等待,拍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现场的到处走动观察机位和构图,乃至保持警惕时刻抓拍瞬间 -- 基本上要拍好照片可能性不大。我相信大多数摄影爱好者还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这非常合理正常),可是通常我们潜意识里还是想不花时间,轻轻松松随手一抬就是一张好片,而且还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很多时候,我们会给这个过程冠以一个看似美丽的说辞:摄影就是一种心情,就是一种随意,就是不要受束缚,就是要反主流,就是要反权威。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似是而非的说辞,我们每天都在用它们。不过对本人而言,我相信要和文艺沾点边,不花功夫,不到枯燥的边缘想要有点水平,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唱歌的,弹琴的,练书法的都练得苦了去了,还不一定有成绩。摄影怎么就成了另类?当然,话说回来,轻松的大众摄影永远是大众的权利,我们不能说,你不认真刻苦就不能摄影。不,我绝对没有这个意思。请谅解。还有,这个世界不乏有天分的人,当然对天才之人我们可以排除在认真之外。他们是莫扎特,我们不能以常理论。
更加具体地,回到50mm构图的问题。我们可能真的不能限于在大街上行走。可能还要上楼远望,俯视。我们还要等待繁杂过去,寻找一种更加简练的秩序。有可能,我们没有楼可以上,没有角度可以看,没有简练的秩序可以等。那就只能是遗憾。摄影遗憾很多的,没办法。
大众的自我正向循环会“催生”大师往更大的师发展。因此也就会有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合。比如那个某某大师吧(对不起,我记性不好),就拍了什么也没有的平淡的海面,而且拍了n多,你说表现什么寂静什么的。
但是有一点,所谓的大师,还是灌注了一些所谓的艺术思想进去,作品至少不是一眼就排除所有意义的。至于理解,就是读者二次发挥了。普通照片,由于没有机会理解成不同的意义,也就没有意义。
楼主家住上海,可能上海实在太拥挤,你想后退,但是背后是墙,或者是马路。于是你找了一个借口,要换35mm。实际上,换了35mm,情况可能有所改变,但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原因可能在于,我的拍照是用手的,没有用脚,也没有用脑。
关于拥挤的问题,在布列松拍摄英王乔治加冕/葬礼的两个系列中,我想在人群中拍摄的布列松同志肯定也碰到了…那略带夸张的人像只能出自35mm镜头(但不觉得会更广)。在西班牙(?葡萄牙?)的婚礼上,可能也有类似的问题。
布列松可是只标榜自己决定性瞬间,可从不说自己是标头拥护派。该用啥就用。好比日本人腿短,该用广角从不吝啬。
我的结论是什么?
很简单:如果你拍摄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记录到多的东西,并且并不愿意在摄影方面多花功夫的话,那么从一开始你就可以选择方便的变焦镜头,并用上一辈子。反之,如果你想认认真真地磨练自己的技术,并把相机作为一种创作工具,或者至少是一种表达方式的话,你应当从一支定焦镜头开始(24、35或50都可以),并且在任何可能的场合(排除那些你必须确保尽可能多的拍摄机会的场合)使用定焦镜头来拍摄,并仔细体会其特点。当你真正熟悉了几个焦段定焦的特性,并初步培养起自己的镜头感之后,才是考虑用一支高质量的变焦头来换取方便的时候。因为此时你已经知道如何运用它了。
最后送上大师的几张经典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