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13991/eadd90f81922dde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613991/23595ed5646805e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613991/d0162a376b1cbd00.jpg)
“郁郁乎文,赫赫宗周——深圳文艺家青铜文化采风团”从天水返回宝鸡,到陕西眉县横渠镇,参谒张载祠。
到横渠镇,已经过了中午饭时间,小镇找吃饭的地方不易。找了一个小面馆,匆匆吃了一碗饺子,步行去张载祠——司机说坐车吧,还有一段路。众人坚持步行,一是能走路热身;二是本应该步行,如古人弃轿下马。
气温陡降,树叶大部分还在树上,但那种掉落之前的肃静,看上午有一股沉重的力量。而部分落叶掉在地上,被风吹着走,又仿佛与地面刮蹭出一种声音似的。
4年前来张载祠,季节比这早一个月,当时大门锁着,还是打电话才有人给开了门。
这次却早早地有人开门迎接了。
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女性。在张载祠,她的工号是003,她担任解说员。
她的解说,简洁明了,准确生动,深入浅出,对张载的生平事迹及思想学说,以及祠内的建筑、楹联、碑文及其作者,了然于心,背诵原文且能联系生活和现实讲解。
她言语流畅,无赘废之词;神情自然,不故作夸张表演之态。听她的讲解,我感觉她更像一位典礼上的引赞司仪,言语中饱含情感,诚敬之心自然流露,有动人的效果。
她是本地人,普通话准确,几乎无口音。
她生活在横渠镇上,是个普通的妇女,她的家与张载祠相距不远。
她从前只听邻居们指着寂寥的张载祠说是张夫子庙,不知道张夫子是谁。8年前,她应聘到这里工作,但不是做讲解员。工余才开始读张载的书,越读越沉迷,心中对张载的崇仰一天天增加。现在,这里只有3位工作人员,她便自愿担任义务解说员。
她的户口是农民。
她在张载祠的正式身份是清洁工。
她生于1948年。
她名叫邵春燕。
想想,她只是识字而已,读书全凭天性,绝不敢奢望当学者。只是用了8年时间,反复读张载的著作,领悟之深,表达之准,比很多学者尤其是自诩儒学专家要好得多。原因无他,不过是正心诚意,发心不妄,不刻意搜剔挖凿,见往圣之美善则疑,发前贤之病疵则喜;不企图标新立异成自己一家之言。所思所想,无非一个“和”字,凡事往和处想,得古人言,反复涵咏,不断感激,所以,才能对前贤有深邃的领悟。(许石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