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书评,4102个字,预计阅读10分钟。如果你真的没时间,可直接跳至总结部分。我相信,有耐心的人一定过得不错。
01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得到APP上,订阅了不下四五个专栏;在微信上,关注了不下30个公众号;还参加了六七个训练营,甚至一年看了50本书。但结果是越学越焦虑,时间太少了,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
很多掉过此坑的人可能会善意的提醒你,少就是多,砍,砍,砍。这个道理都懂,但臣妾做不到啊。就拿微信公众号运营来说,以前在博客时代,我只需要专注写作。但现在不行,你要考虑如何排版,取标题等等运营的事。你能砍掉不学吗?
作者:中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成甲对此,《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提出了一个观点: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成甲是谁?
他是在得到App音频节目《成甲说书》的作者,在2016年“得到”年终盘点全年销售的TOP10节目排行榜中,这档节目占据了三成。
关键是,这是他的副业。他的主业是景区设计咨询,一家设计院的副院长。提到设计,行内人可能明白,一个词:节奏快!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知识更新快。
那他是怎么做到主业和副业双开花,秘密只有一个:他掌握了临界知识。
那问题来了,什么是临界知识?学习临界知识应该首先掌握什么?如何运用你的临界知识?这正是本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的核心内容。
02
什么是临界知识?
成甲在书中告诉了答案:像牛顿第二定律F=ma这样能够广泛、更普遍的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为“临界知识”。小伙伴千万不要被牛顿第二定律唬住了,很多人一看到那个等式掉头就走。
在我看来,你只需要注意最后一词:规律。如果对这个词还没有感觉,我们不凡把时光倒回到高中、甚至初中。我相信很多人背过这样的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是规律,这就是规律!
熟悉吗?这几年流行很多金句:“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行动,然并卵”,其实不过是这句话的翻版。时代变了,但规律没变,阳光底下无新鲜事!文章的开头那句古话,也是告诉了人要遵循规律。
写都这里,我有点淡淡的忧伤,毕业多年的我想滚回学校好好学习。如果你有机会,翻翻曾经鄙视的政治教材,绝对会震撼到你。但这不怪你,要怪就怪万恶的考试。
03
学习临界知识首先应该掌握什么?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大呼过瘾,有赶紧去学临界知识的冲动。切记,千万不要。磨刀不误砍材工,学习临界知识之前,我们来一些准备工作,总共有三点:心态,方法和习惯。
首先是心态。作者认为想要大幅度的提升或者质变,改变底层心态很重要。在学习临界知识的时候,要保持两种底层心态。
红灯停,绿灯行一种是绿灯思维。什么是绿灯心态,顾名思义,红灯停,绿灯行。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者不同意见的时候,第一反应不要去质疑,而应该是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起来。
其实这个思维也适合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观察一下你周围那些沟通高手,他们绝不只是会说话,更重要的是懂得倾听。如何学会倾听,试试用绿灯思维。回过头来,学习也是如此。先接收在思考,最后化为己用。
一种是以慢为快。成甲认为要想快速成长,仅仅有积极的态度还不够,还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具体执行中的心态。
这让我想到了昨天读永澄老师文章,受到的一个启发。我在订阅古典老师《超级个体》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巨大的疑惑。可能是古典老师太牛逼了,基本上每周推出一个思考工具。上一周还没学会,这一周又来了。心里着急,但无可奈何。
同样,永澄老师也提到了一个案例,有一个伙伴留言:你每天都在推出新的模型,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介绍一个。我觉得追不上,怎么办?
你是否遇到这样的困惑呢?
两个大神得出共同的答案:以慢为快。通俗的话来说,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你慢慢吃。还是以上面我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既然古典老师不停的推出新工具,那我慢慢学。先搞定一个,再搞定下一个。当我彻底理解“组合式工作法”的时候,大吃一惊,因为后面很多的工具都是相通的。
其次是方法。心态很重要,但方法也很关键。在书中,成甲老师提到了三个方法: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我重点说一下反思。
第一个方法:反思。
反思,是一种技能。成甲老师在最初记录日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感觉越写没动力。为什么,自己没有进步呀。后来,他无意间看到了《顾准日记》等,他get到一个技能:反思。我也写了两年多的晨间日记,这完全也是我的痛点。
晨间日记什么是反思?有人每天也写日记,他是这样写的,我今天计划看100页书,但没完成。郁闷,自己不够自律呀。这不是反思,而是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分析。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
那如何反思呢?我们还是回到上面的例子,先观察结果:我的100页计划没有看完。在研究原先假设:今天有足够的时间看完100页。在反思校正假设:自己目前是不具备每天看100页的。那我再假设可以看完50页,明天试试。这就是一个反思的完整过程:观察结果,到研究原先假设,最后校正假设。
具体怎么反思呢?书中也提供了三个方法: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3、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第二个方法,以教为学。
看过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伙伴,这一点肯定不陌生。教就是最好的学。自己知道做,不一定真的懂。讲给别人听,教会别人做才是真的明白。最近我也做了一个成长社群,目的也是如此。
第三个方法,刻意练习。
从《异类》再到《刻意练习》的畅销,现在这个方法基本上人人皆知。但很多人其实对刻意训练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刻意训练就是刻苦、有目的的持续训练。书中提到一个关键词:心理表征。
太抽象了,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改变自己观念的过程。举个例子,我以前认为写作最重要的是学习各种具体方法,买了一大堆的写作书籍。但结果是没看。但后来我改变了自己的这个观念,边写边学。只要持续的写,一定会有提升。坚持写,本身就是一个写作方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停的反思和学习。
习惯
最后是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好的习惯改变命运。在提升学习能力过程中有三个习惯很重要,一是记录;二是回顾;三是付费购买。我重点所第二个。
先说记录,这是提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其他领域,比如时间管理,理财等等。记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他是一个起点。其实我们现在有了微博,微信,不知不觉养成了记录的习惯。
不信,你现在打开微信,你发的文字,图片,转发的文章都是一种记录。但这种记录很多时候没有意义,关键在于是被动记录,而不是主动。
那怎么记录呢?作者说到:如实的记录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以及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
再说回顾。
回顾真的很重要,他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我们过去的记录与反思价值倍增。我研究了很多阅读方法,但我最喜欢的是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他提到的一点我非常认同,重读。不是重读书本,而是重读笔记。这其实就是一种回顾。
我们人的记忆力真的很有限,但大脑又喜新厌旧。通过回顾,一方面能够加深过去的学习,另外还能产生新知。通过回顾,也能能够大大的提升学习效率。
最后是付费购买。我曾写过不要掉进付费学习的坑,并不是否定付费。而是要明白付费有什么目的。一是节约时间,二是监督自己。但如果你付费了,这两个目的依然没达到,我建议你先停停。
04
如何运用临界知识呢?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说这句的话是牛顿。在发现临界知识,也就规律这件事上,可能我们一般人都达不到他的程度。
发现临界知识很重要,也很难。但运用临界知识对于我们更重要,一方面人人不全是科学家。另外一方面,信息化浪潮下,我们需要的临界知识可能早就存在。因此,我们更重要的是去运用这些临界知识。
那如何运用呢?
成甲在书中告诉大家,两个字:重复。对,从知道到做到,关键是重复。具体来说,有两种重复的方式:一种是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一种是在不同的时间,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好,还是举我的例子。
在参加拆书帮的时候,我学到了一个临界知识:FAB法则。
什么是FAB法则,简要说来就是:
F特征,他是什么?
A优势,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B利益,他能解决你什么问题,满足你什么需要。
展开来说,
这个法则是在销售雪里经常运用到的方法,是向顾客分析产品利益的好方法他一种工具。
这个法则最大的好处让你的说话变得结构化,更容易说服他人。收到很多销售人员的青睐。
如果你是一位销售员,或者说你不知道怎么说服他人,FAB法则是你最好的法则。
你看。我在这个过程中就运用了FAB法则。这就是在不同的时间,重复应用这个临界知识。
在一次自我介绍中,我也运用了这个方法:
F:我是秋林,一个读书人;
A:我曾持续100天写过1000字的文章,也曾持续32天每天看一本书的经历。
B:如果你在写作,或者阅读上有什么问题,可以找我交流交流。
这个例子其实就在不同的场景运用了这个临界知识。
采铜老师曾写过一本书叫《深度学习的艺术》,在这本书中他提到深度学习包括四个部分: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在我看来,在不同的场景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这叫融合,也就是迁移。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其实就是操练。
《好好学习》这本书尤为宝贵的地方,在第四章。也就是案例: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我为什么觉得很宝贵呢?哈佛商学院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方式是什么?案例教学法。
通过成甲老师提供的这些案例,我们经过解码,可以更加理解什么是临界知识,如何运用临界知识。但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因此在文章中没有一一展开。有机会,我可能会把这些核心临界知识的实践报告分享给大家,敬请期待。
最后,总结一下
《好好学习》这本书从根本上帮助我们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作者成甲给出了答案: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那什么是临界知识?
它指的是广泛、更普遍的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你记住规律两个字即可。
学习临界知识应该首先掌握什么?
总共三点:两种心态、三种方法和三个习惯。
其中,心态包括两种:一种是绿灯思维;一种是以慢为快。
方法包括三种: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习惯包括三个:一是记录;二是回顾;三是付费购买。
如何运用你的临界知识?
重复,一种是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一种是在不同的时间,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在我看来,类似采铜老师提到的操练和迁移。
最后,我想说的,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其焦虑怎么提高学习效率,不如慢下来,结硬寨子,打呆仗,好好学习。
网友评论
1、规律是一些用来帮助我们改造世界的核心知识的统称,很难再去分解,比如这是凳子。那我问,什么是凳子呢?那解释下去,他是给我们人来做的。
2、政治课本上的是不是规律,答案是肯定的。但不一定是正确的规律。,而且我们不一定都拿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