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作者: 琴心雕虫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23:43 被阅读0次

读完这次期中文言语段后,我马上想到“围魏救赵”的成语,仔细一看,这次不是赵,竟是魏赵联合攻韩。难道还有个“围魏救韩”?查阅资料才知道,确实,两次方法大同小异。善妒的庞涓竞然两次掉进同一个陷阱,真是应了报应。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其故事为: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两得。魏王从之,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是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膑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膑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主张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趁魏国精兵倾国而出,选择直攻魏国。庞涓必回师解救,邯郸之围定会自解。他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军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又十三年后,公元342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这些兵法,对今天的人也颇有教育意义。

相关文章

  • 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

    围魏救赵和声东击西是近义词,围魏救赵侧重行动,声东击西侧重口头宣传。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战国...

  •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正面攻打强大的敌人,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迫使敌人退兵或兵分,然后寻找机会,...

  •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势力强大的魏国进攻赵国,魏国将军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援,...

  • 围魏救赵

    孙膑:大巧若拙 庞涓:大奸似忠 田忌:小气算计 (孙膑上场) 田:小孙孙,等等人家啦。(上)大梁不愧为魏国的都城,...

  • 围魏救赵

    AK-47——前苏联最厉害、最凶悍,也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突击步枪。现在要用它来执行最艰难的任务,用它来对付比它先进半...

  • 围魏救赵

    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战国时期的故事…… 占卜时期,有一次为国攻打战国,直接把赵国都城邯郸围的严严实实。 “赵王只好求...

  •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团团地围住了赵都邯郸。情况非常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

  • 围魏救赵

    注:摘录以学。 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

  • 围魏救赵

    显王十六年(戊辰,公元前三五三年) 齐威王使田忌救赵。 围魏救赵的典故来自于这场战争,而这个智慧来自于一个大难不死...

  •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胜战计之一。是军事战争中的一个成功策略。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魏救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pu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