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译者:赵复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10
ISBN:9787559605825
一、寻孔颜乐处
新儒家试图从名教(道德、礼制)中寻求快乐,这是指生命的快乐,而不是指寻求一点生活的乐趣。寻求快乐,对新儒家来说,是一件大事。
程颢说:“昔受学于周茂叔(即周敦颐),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
二、案例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雍也》)
-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音雨,古代祭天祈雨的羽舞),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圣人的快乐
吃糙米,饮凉水,住陋巷并不给人什么乐趣,圣人仍然不改其乐,乐在何处?
圣人的快乐是他内心状况的自然反照,即周敦颐所说的“静虚动直”,也可以用程颢所说“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来描述。
圣人如果停留于“乐道”,则他和道、主观和客观还是分离的;圣人以己为乐,是因为他已经和道合为一体,乐的主体和乐的客体已经结合,圣人所乐的正是存在的这种状态。
四、竹林七贤图
杨柳青年画——竹林七贤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48967/fb97009d91a9dba7.png)
这幅杨柳青年画采用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七贤作为主题,却将七贤描绘得平易近人,接近于以农田为远景、竹林为近景的“士绅桑乐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