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

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

作者: 大龙10 | 来源:发表于2023-05-23 14:04 被阅读0次

书名: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译者:赵复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10
ISBN:9787559605825


一、寻孔颜乐处

  新儒家试图从名教(道德、礼制)中寻求快乐,这是指生命的快乐,而不是指寻求一点生活的乐趣。寻求快乐,对新儒家来说,是一件大事。

  程颢说:“昔受学于周茂叔(即周敦颐),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


二、案例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雍也》)
  •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音雨,古代祭天祈雨的羽舞),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圣人的快乐

  吃糙米,饮凉水,住陋巷并不给人什么乐趣,圣人仍然不改其乐,乐在何处?

  圣人的快乐是他内心状况的自然反照,即周敦颐所说的“静虚动直”,也可以用程颢所说“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来描述。

  圣人如果停留于“乐道”,则他和道、主观和客观还是分离的;圣人以己为乐,是因为他已经和道合为一体,乐的主体和乐的客体已经结合,圣人所乐的正是存在的这种状态。


四、竹林七贤图

  杨柳青年画——竹林七贤图


竹林七贤图

  这幅杨柳青年画采用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七贤作为主题,却将七贤描绘得平易近人,接近于以农田为远景、竹林为近景的“士绅桑乐图”了。

相关文章

  • 传习录学习第17

    人心本是乐 来书云:“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颜子乐处。[来信说,当年周敦颐常常让程明道探寻孔子颜子的乐处...

  • 王阳明《传习录》中165——什么是真正的乐?

    原文 来书云:“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颜子乐处。敢问是乐也,与七情之乐同乎?否乎?若同,则常人之一遂所欲,皆能乐...

  •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45】快乐来自于自己的成色。

    【来书云: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颜子乐处。敢问是乐也,与七情之乐同乎?否乎?若同,则常人之一遂所欲,皆能乐矣,何...

  • 166《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二)012

    【原文】 来书云:“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颜子乐处。敢问是乐也,与七情之乐同乎?否乎?若同,则常人之一遂...

  • 【传习录读书札记111】良知之乐与物欲之乐

    第165条(《答陆原静书》之十六)原文: 来书云:“昔周茂叔每令伯淳寻仲尼、颜子乐处。敢问是乐也,与七情之乐同乎?...

  • 寻孔颜乐处

    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

  • 寻己所乐

    最近比较忙着绘图 也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 打开简书就想去看看别人写的文章 与自己对比 相差甚远(自己太差) 每天的日...

  • 老寻所乐

    告老还乡独自闲, 长堤柳下逍遥然。 点数落絮随来去, 莫闻世道心地宽。

  • 孔颜乐处2010

    一 人生只不过是一段时间,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有限的时间里我欲何求,我欲何为?对于芸芸众生来说,不过既生此世,力求...

  • 《論語·述而第七》我如浮云(16)

    7.16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有人说这是“孔颜乐处”的又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za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