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所作为的教育 其实是对施教者个人境界的考验

无所作为的教育 其实是对施教者个人境界的考验

作者: Yumi玉米大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10:36 被阅读8次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争论

每天晚上小区里总会聚集很多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几次观察下来,发现我们家孩子只跟固定的几个小孩一起玩的很开心,但稍微有陌生孩子,或者大孩子加入进来,我们孩子就不肯融入进去,站在一旁噘着嘴低着头,纵使我多次上前鼓励 ,她也吵着要回家。

事后,我和爱人沟通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一致认同孩子性格较内向,被动的现实;但是在引导方式上,我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我觉得热情外向的性格可以给孩子赢得更多的社交机会(这也跟我自身内向型的性格有关);我先生呢,觉得应该遵从孩子的天性,顺其自然的发展;于是争论无果,双方暂停冷静;

美国迪士尼的最佳路径设计

恰巧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最佳路径”,讲的是美国迪士尼中路径设计的故事,经过3年施工,乐园即将要对外开放,但是主设计师罗培斯还在为园区的路径设计发愁,前后出了50多个方案,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后来他受到启发,在乐园空地上洒满草种,提前对外开放。随着游客的到访,在景点与景点之间,被随意踩出一条条小路, 土黄色的小路纵横交错在绿草之间,罗培斯就依照游人踩出的小路,设计出连接景点的路径。这个设计在当时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

孩子的路让TA自己来走

路是给游客走的,那就该把决定权交给游客,由人来选择路,而不是让路限制人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该按自己的意识来设置路线,让他去走。更多的精力应该集中在观察和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异于同龄人的才能,ta专注于哪些事物,然后因材施教,让特长得到延伸。

探讨教育的本质

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什么是好的教育?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相关文章

  • 无所作为的教育 其实是对施教者个人境界的考验

    关于孩子教育问题的争论 每天晚上小区里总会聚集很多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几次观察下来,发现我们家孩子只跟固定的几个小...

  • 668聆听郑厅长讲话有感

    最有广度的教育——每个人都是施教者也是受教者,每个人都是示范者也是效仿者! 最有力度的教育——用行动引领行动,用心...

  • 高考9-蜗牛带我去散步

    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施教者。当施教者自身的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受教者必受牵连。 学生的施教者是老师和父母。老师在应试...

  • 教育小感悟:因材施教的成本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但是,极少有人来讨论因材施教的成本。 作为一名老师,我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大课,老...

  • 聊聊教育

    我理解的教育就是施教者通过语言,行为和环境对受教者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使受教者自发的对自己进行改变的过程。其本质在...

  • 读刘濯源教授《重新发现教育》随笔感想

    金段摘抄: 热衷于把受教者装扮成“圣诞树”的施教者往往缺乏对教育本质及规律的正确理解,他们的教育视线特别容易被教育...

  • 教师的成长,关乎强国兴邦的          伟业

    教育是立国兴国之本,教师是施教者,是学生的领路人,所以,教师个人的成长,关乎国运,关乎未来! 当今时代,日...

  • 孩子对规则的认识规律

    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只有施教者懂教育才能更好对孩子进行行而有效的教育。不是孩子叛逆,不服管教,教育...

  • 教育需因材施教更需因时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首创的一个经典教育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思想是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

  • 4.2日课

    孔子的学生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孔子对其激励教育的方法也不同。反思管理者对自己的下属也应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让自己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所作为的教育 其实是对施教者个人境界的考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hf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