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情深子弟校》
红砖砌的矮墙,红砖盖的楼房,楼顶戴着斜边的帽子,左右两个露台好像在站岗放哨;院内绿树环抱,笔直的旗杆守在中央,升起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大门前一块硕大的立牌,赫然写着气派的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零一工厂子弟学校。
这就是我的母校,我经常梦里回访的地方。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在这里念完了小学和初中,渡过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
子弟校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学生也许挺新鲜,在我们那个年代它拥有很炫耀的光环。5701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直属的军工企业,子弟校是企业下辖单位之一,它主要接收厂区职工家属的孩子来此念书,我的父母都是厂区工人,所以我有资格就读该校。子弟校人才济济,教学质量优异,高考录取率拔尖,自然在周边学校间美名相传。
九十年代末,子弟校开始陆续退出历史舞台,2001年,母校正式转交地方政府,更名为成都市第57中学。名字变了,但样子没变,魂没变,如同模特换件外套,模样依然青春,形态照样挺拔,神韵仍旧悠扬。在这里,一拨接着一拨学生通过教育走进高等学府,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才;一拨接着一拨老师继续高举蜡焰,发光发热,书写丹秋。
今天,当我重温母校的风光历史,碰触它的深情故事,品尝它的点滴雨露,抚摸它的执着精神,勾勒它的魂魄线条,简直如读一部浪漫的史诗,瞻仰一幅胜境的油画,浏览一篇妙手的珍文。说来也巧,我在母校度过的青葱岁月,母校延续的世纪传奇,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征程正好吻合在一起,学校的变化,老师的付出,学生的成长,不正是改革的实践者们精致的缩影吗!
天外飞仙好老师
张老师和丈夫鲁老师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这一对来自重庆市优秀的夫妻教师,1985年双双调至子弟校任教,象天外的飞仙,正好“飘落”我们班上。从此,他们扎根子弟校,兢兢业业,夜以继日,直至退休。
张老师既是任课老师,又担起班主任重任。她倡导自助学习,主张学以致用。蒲公英靠风儿播种,优秀的班级靠班会活动提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张老师精心指导策划下,我们成功地组织了多次难忘的班会主题活动。
模拟小法庭成功地对接普法教育活动,懂法、知法、守法、护法在“小脑瓜”里播下了宝贵的种子;班级小银行将同学们的零花钱合理储蓄起来,教大家收支平衡与开源节流;最难忘还是班服设计与制作,同学们亲自动手设计样式,又亲自找到制衣公司交付制作,当大家穿上别具一格的班服,留下一张张美滋滋的学生照,激动的神情难以言表,刻骨铭心。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成都市很多学校连校服的概念都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顾茅庐请校长
退休以后,本想好好休息的张校长被他的学生“三顾茅庐”请出,担任起学生创建的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部长。这件事曾在子弟校引起不小的震动。
张校长博学多才,为人正直,敬业担当,曾获全国模范班主任称号,与他共过事的老师都会由衷地赞叹:他就是子弟校的魂!在担任校长期间其人力资源管理的才华深得人心。他善于识才,更善于用才,识才准,用才精,所以学生才会一而再再而三恳请他出山协助企业发展。
情真意切写回忆
语文组优秀的邓老师,德高望重,知性善良。近年来,她收集整理了七十至八十年代厂区院落的民间素材,写出了4万多字的长篇散文《心底的花儿》,当大家读到这篇朴素而情真意切的散文,很多朋友无不感慨万千,厂区同龄人甚至落下激动的泪花。这些文字里的故事都曾经发生在厂区,历历在目,回味悠长。
邓老师经常将唐安全老师挂在嘴边,写在笔端。那是她敬重的榜样,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子弟校光荣与骄傲。惺惺相惜,互帮互学,成就了子弟校人才接力的良性循环。
教书育人受提拔
教生物课的李老师,课堂上深入浅出,归纳总结能力精准到位,同学们喜欢他的课程。课堂下,他组织兴趣小组,教同学们摄影,冲洗胶片,我曾报名加入李老师的摄影兴趣组,在美学方面受到了熏陶,为日后的写作爱好带来意外的收获。后来,李老师调离子弟校,授命于市区某重点小学任校长,通过他精心努力,让这所著名的小学继续蓬勃发展,始终保持一流水平。
好人班长圆梦人
2015年,子弟校同学班长王宏鑑先生,一家装饰设计公司的老板,当得知我在工作中遇到重大挫折时——被卷入一起民间经济纠纷案件之中难以自拔——不仅鼓励我勇敢面对困境,还动员同学和老师共同为我出资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借阅星光》,圆我的文学梦。王班长带头写稿,发动同学投稿,用文字和激情回忆子弟校难忘的人生岁月,凝聚大家的信心和勇气坦然面对人生低谷。这些文章都收入了散文集,为这本书助兴添彩,增色不少。
感恩子弟校,感恩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这些年,我们追根溯源也好,展望明天也罢,当收集母校的信息越来越多,就越发地对国民教育信心倍增。这份自信由内而外,自下而上,不盲目也不虚空。应该肯定,我们国家近几十年的教育改革总体布局和实施是成功而有效的,而源于文化的自信有一块土壤应该归功于教育,归功于对学校的自信,对教师的自信,对学生的自信。
马登
2018年12月3日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