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生活、文字散文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作者: 马登 | 来源:发表于2019-07-02 21:21 被阅读149次

《悠悠情深子弟校》

        红砖砌的矮墙,红砖盖的楼房,楼顶戴着斜边的帽子,左右两个露台好像在站岗放哨;院内绿树环抱,笔直的旗杆守在中央,升起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大门前一块硕大的立牌,赫然写着气派的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零一工厂子弟学校。

  这就是我的母校,我经常梦里回访的地方。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在这里念完了小学和初中,渡过学生时代最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

  子弟校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学生也许挺新鲜,在我们那个年代它拥有很炫耀的光环。5701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直属的军工企业,子弟校是企业下辖单位之一,它主要接收厂区职工家属的孩子来此念书,我的父母都是厂区工人,所以我有资格就读该校。子弟校人才济济,教学质量优异,高考录取率拔尖,自然在周边学校间美名相传。

  九十年代末,子弟校开始陆续退出历史舞台,2001年,母校正式转交地方政府,更名为成都市第57中学。名字变了,但样子没变,魂没变,如同模特换件外套,模样依然青春,形态照样挺拔,神韵仍旧悠扬。在这里,一拨接着一拨学生通过教育走进高等学府,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才;一拨接着一拨老师继续高举蜡焰,发光发热,书写丹秋。

  今天,当我重温母校的风光历史,碰触它的深情故事,品尝它的点滴雨露,抚摸它的执着精神,勾勒它的魂魄线条,简直如读一部浪漫的史诗,瞻仰一幅胜境的油画,浏览一篇妙手的珍文。说来也巧,我在母校度过的青葱岁月,母校延续的世纪传奇,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征程正好吻合在一起,学校的变化,老师的付出,学生的成长,不正是改革的实践者们精致的缩影吗!

天外飞仙好老师 

张老师和丈夫鲁老师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这一对来自重庆市优秀的夫妻教师,1985年双双调至子弟校任教,象天外的飞仙,正好“飘落”我们班上。从此,他们扎根子弟校,兢兢业业,夜以继日,直至退休。

张老师既是任课老师,又担起班主任重任。她倡导自助学习,主张学以致用。蒲公英靠风儿播种,优秀的班级靠班会活动提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张老师精心指导策划下,我们成功地组织了多次难忘的班会主题活动。

模拟小法庭成功地对接普法教育活动,懂法、知法、守法、护法在“小脑瓜”里播下了宝贵的种子;班级小银行将同学们的零花钱合理储蓄起来,教大家收支平衡与开源节流;最难忘还是班服设计与制作,同学们亲自动手设计样式,又亲自找到制衣公司交付制作,当大家穿上别具一格的班服,留下一张张美滋滋的学生照,激动的神情难以言表,刻骨铭心。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成都市很多学校连校服的概念都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顾茅庐请校长

  退休以后,本想好好休息的张校长被他的学生“三顾茅庐”请出,担任起学生创建的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部长。这件事曾在子弟校引起不小的震动。

张校长博学多才,为人正直,敬业担当,曾获全国模范班主任称号,与他共过事的老师都会由衷地赞叹:他就是子弟校的魂!在担任校长期间其人力资源管理的才华深得人心。他善于识才,更善于用才,识才准,用才精,所以学生才会一而再再而三恳请他出山协助企业发展。 

情真意切写回忆

语文组优秀的邓老师,德高望重,知性善良。近年来,她收集整理了七十至八十年代厂区院落的民间素材,写出了4万多字的长篇散文《心底的花儿》,当大家读到这篇朴素而情真意切的散文,很多朋友无不感慨万千,厂区同龄人甚至落下激动的泪花。这些文字里的故事都曾经发生在厂区,历历在目,回味悠长。

邓老师经常将唐安全老师挂在嘴边,写在笔端。那是她敬重的榜样,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更是子弟校光荣与骄傲。惺惺相惜,互帮互学,成就了子弟校人才接力的良性循环。

教书育人受提拔

  教生物课的李老师,课堂上深入浅出,归纳总结能力精准到位,同学们喜欢他的课程。课堂下,他组织兴趣小组,教同学们摄影,冲洗胶片,我曾报名加入李老师的摄影兴趣组,在美学方面受到了熏陶,为日后的写作爱好带来意外的收获。后来,李老师调离子弟校,授命于市区某重点小学任校长,通过他精心努力,让这所著名的小学继续蓬勃发展,始终保持一流水平。

好人班长圆梦人

2015年,子弟校同学班长王宏鑑先生,一家装饰设计公司的老板,当得知我在工作中遇到重大挫折时——被卷入一起民间经济纠纷案件之中难以自拔——不仅鼓励我勇敢面对困境,还动员同学和老师共同为我出资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借阅星光》,圆我的文学梦。王班长带头写稿,发动同学投稿,用文字和激情回忆子弟校难忘的人生岁月,凝聚大家的信心和勇气坦然面对人生低谷。这些文章都收入了散文集,为这本书助兴添彩,增色不少。

感恩子弟校,感恩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这些年,我们追根溯源也好,展望明天也罢,当收集母校的信息越来越多,就越发地对国民教育信心倍增。这份自信由内而外,自下而上,不盲目也不虚空。应该肯定,我们国家近几十年的教育改革总体布局和实施是成功而有效的,而源于文化的自信有一块土壤应该归功于教育,归功于对学校的自信,对教师的自信,对学生的自信。

马登

2018年12月3日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相关文章

  • 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悠悠情深子弟校》 红砖砌的矮墙,红砖盖的楼房,楼顶戴着斜边的帽子,左右两个露台好像在站岗放哨;院内绿树...

  • 马登/文-《献上》

    献上 九月倒进十月 十月更容易加热 烧壶长江水 沏杯黄河茶 亲爱的祖国,我为您献上 第一碗绿汤 积攒嫩绿的青春,冲...

  • 马登/文《散步》

    《散步》 突然明白个道理 诗句要含氧 必须多出去散步 每天一万步 让诗的叶绿素产生光合作用 走着走着 脚步越来越轻...

  • 子弟校的花坛

    看到学长们回校聚会的照片,发现校园变美了,新的教学楼、新的操场、新的校门,如果不说,真看出是我曾经就读的那间子弟校...

  • 文/马登-青春栈道

    青春栈道 抬头,雕刻绝壁之上 七十二峰,哪一座 不翘首而望,执意回头者 都不青春 青春,含在悬崖口中 贴紧峭壁牙床...

  • 我那一年的记忆-1982年

    1982年我在西部小城,恰巧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因为我们是子弟校,升学就是例行公事,从子弟小学升到子弟中学。那时也...

  • 马登/文—成都老城墙

    成都老城墙 老城墙在北较场附近,在 府河与饮马河边,紧贴白马寺 历史的旧貌新颜很容易对拼接合 护城河柔臂环绕,城头...

  • 马登文/《永远的遗憾》

    7月15日永远的遗憾——致亲爱的表弟舒自翔 又是7月15日,又是世界杯最后的决战。 16年前,即1998年世界杯。...

  • 马登/文—拜见杨慎

    拜见杨慎 成都到新都 半个时辰 坐地铁更快 见你好容易,心情好复杂 带酒还是带诗 酒的浓度,诗的纯度 怕不如你意,...

  • 三行情书 一

    山水重重,悠悠情长, 柔情深处,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登/文《悠悠情深子弟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hx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