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日王慧骐老师微信上留言,他帮我改编了一篇稿子,要寄给我并赠送他多年前出版的《王慧骐与散文诗》(三卷),我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示感谢他,只能静等快递的到来。
几日后,快递小哥把书送到了我面前。急忙打开包裹,叠在一起的三本书呈现在我眼前。分别是《王慧骐散文诗精选》、《王慧骐论散文诗》、《论王慧骐散文诗》。
三本书的腰峰上有王慧骐老师的简介。还有三位著名的作家对王慧骐老师的高度评价。

高洪波(中国作协副主席):
王慧琪是这样一种人:敏感、热情、一见如故,明明是情感细腻的南方人,却生成一副北方汉子的高身坯。读他的诗,再初见他的人,你会感到不那么的吻合,但三句话谈过,王慧骐便成了永远的王慧骐。在他高大的躯体里,实在有万般柔情,千缕诗意。
翻开王慧琪老师的散文诗,那一篇篇散文诗就像一首首青春之歌激情四射,又像故乡的小河悠悠流淌……
《故乡的小河》中写道:
雪妹,还记得故乡的小河——那条像绿缎子一样的美丽的小河么?
还记的在那雾蒙蒙的早晨,我们俩沿着湖滩,把一捧嫩嫩的青草,连同湿漉漉的笑,装进草筐。回家的路上,我用翠绿的柳叶给你做了一个哨子,你快活地贴在唇上,吹着我教你的秧歌……
那诗情画意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雪妹多么熟悉的名字,我也时常梦见她。
王慧骐老师的论散文诗,是他给别人散文诗的评论。其中一篇是写我老同学蒋坤元的。题目是《珍珠之乡催生的灵感——序蒋坤元《忘忧草》》。
文中写道: 蒋坤元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准确的说是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的儿子,他的身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属于他父辈的特征与气息——憨厚、纯扑、笃实,为人耿直。有时候甚至会认死理。
在他18岁那年,父亲咬咬牙把他送上了一列装新兵的车厢。于是姑苏江南的一个小镇上的一位青涩少年,被那列注满了若干男儿美好憧憬的兵车操练了几年,而后又重返故乡,在这祖祖辈辈生长养息的土地上开始他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耕耘……
把我老同学写得惟妙惟肖,一个农民的儿子从此走向未来。当然蒋坤元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他是苏州最有钱的作家。
有好多评王慧骐老师散文诗的作家,他们的每一篇文章评论文章,都是精品,都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我也想写一篇评论文章,可我没有水平写,敬请各位多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