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适用于正气不足又感受外邪所致的表证。
正虚分气、血、阴、阳,故本类方剂以解表药为主,配伍益气温阳或滋阴养血等扶正药。
〔败毒散〕(原名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zhi)桔(jie)柴前羌独芎(xiong),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枳实的外皮)、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各6g,甘草3g。加生姜、薄荷煎服。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证。憎寒壮热,头项强(jiang)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重按无力。
方解:风寒湿邪束表,痰湿内生,肺气失宣。《寓意草》云: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流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汗吐下三法为祛邪之法,但同样损耗元气,若是元气本虚,病药同伤,轻者正虚邪恋,胶着难愈。重者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不能克邪,反使邪气入里,高热病危)
本方羌活独活并用,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通治一身风寒湿邪(古书说羌活擅祛腰部以上风寒湿邪,独活擅祛腰部以下风寒湿邪,故临床常合用)。
柴胡发散退热,川芎行气活血止痛。共为臣药。
桔梗宣肺、枳壳降气、前胡化痰、茯苓健脾渗湿,同为佐药。
人参意在扶助正气鼓邪外出,防邪复入,非补养虚弱之意。
生姜、薄荷为引,以助发散表邪。
甘草调和诸药,兼益气和中。
诸药相伍,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宽胸利气,化痰止咳,为内外并调的益气解表之常用方。
相关组方:
〔荆防败毒散〕
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各4.5g,甘草1.5g。
本方即败毒散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而成,祛风散寒力强而无扶正之功,如今是治疗外感风寒湿表证的常用方。
原用治疗疮疡初起。见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宜。
人参、紫苏叶、葛根、姜半夏、前胡、茯苓各9g,枳壳、桔梗、木香、陈皮、炙甘草6g。加生姜七片,大枣一枚煎服。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内有寒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方解:本证为气虚痰湿体质外感风寒所致,紫苏叶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宽中,为君药。
葛根发散风寒,解肌舒筋,为臣药。
半夏、前胡、桔梗化痰止咳,陈皮、木香、枳壳理气宽中。
脾为生痰之源,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
加人参益气扶正,炙甘草助人参、茯苓,兼和诸药。
加姜枣助解表温里,健脾扶正。
本方散补并行,散不伤正,补不留邪。且化痰、理气同用,使气行痰消,津行气畅。是治疗痰湿体质外感风寒的常用方。
败毒散与参苏饮都有人参,但败毒散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所以用的解表药是羌活、独活等能外祛风寒湿三邪的。而参苏饮针对的是痰湿在内,风寒在外,所以用紫苏、葛根外祛风寒,茯苓、陈皮、半夏内消痰湿。外解内清,可见中医辩证的特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