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你喜欢一个作家,那么就去看他所有的作品。
我对这句话很有感觉。一个好作家的作品,不论他写长、短篇小说,或者是写其他文体形式的文章,都会携带着作者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在写作。比如他的亲身经历,以及经历里的情感和感受。
也许作家不会在某一部作品里,显尽他所有的性格特点,但是他的作品越多,他就有可能将自己展现得越多。
故事情节里的虚构人物,而要让这个人物具有灵魂,这就需要在写作时要有代入感。就像三毛,在她写的第一本中文剧本《滚滚红尘》中说道:“在剧中人——能才、韶华、月凤、谷音、容生嫂嫂以及余老板的性格中,我惊见自己的影子。”
所以,当你很爱某一位作家,很渴望了解她。最好的方式就是购买她所有的作品,认真阅读,反复阅读。从作品中,走进她……
阅读输入是开放式,并没有什么样的限制,不会因为专读某位作家的作品就成为那个作家本身。如果阅读就成为作家的话,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想必人人皆去阅读了。
对于写作输出,如果一直读某作家的作品时,自己是否会潜移默化地复制或者模仿他的风格,而丧失自己作为写作者个体的风格呢?
娜塔莉说,“放心,写作是公共行为。”
我觉得,好作品的精彩,成为一代代的经典,在于作品内在的灵魂。作品的灵魂也是作者的灵魂。我们可以模仿故事、文章的在外架构,但是本质的内容思想是具有个人专属性,这不是模仿可得的。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同理,生活中也没有思想一模一样的两个人。只要写作者不去刻意地抄袭,源于个体精神内核的不一致,这就决定此作品非彼作品。
所以,大胆放心阅读,不用担心说,看了谁的作品之后,就成像为谁的风格。
写作,确实是公共行为,谁都可以写。只要我们真心写,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是我们独一无二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