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自我约束力、时间管理能力、延迟满足、规则意识等是家长们对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期待,也引发了养育焦虑症。
但焦虑无用,因为孩子的前额叶皮质脑区尚处于发育过程中,在生理层面还不具备良好表现的基础,心理层面的主体自我能力还比较弱。
家长们要做的有两件事:
一是接纳儿童发展过程,不可有超越现实的过高期待。
过高的期待首先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导致畏难情绪,或者削弱了孩子本身的内在动力,让孩子认为这是大人想要的。
其次,高期望超出孩子实际能力,往往带来失望,并反映在与孩子互动时的用词、语气语调、表情和肢体语言等各方面,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ta不够好”,并且也触发家长的非必要焦虑,引发指责、抱怨、批评和贬低,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心。
二是有意识的给孩子环境和刺激物支持。
在孩子愿意的前提下做针对性的思维能力训练,帮助孩子刺激的脑区发育,并引导支持孩子主体自我发展。在练习中帮助孩子找到成就感和内在驱动力。
针对性练习本身就是对相应脑区的刺激,持续的练习就是持续刺激,从而达到促进相应脑功能区发育的效果。
但练习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也需要选择合适的练习方式,并在激发了孩子练习愿望基础上。
电影等候期间做思维练习下午带孩子看电影,选好位置后,在商场吵闹的就餐区,孩子专心致志的做逻辑思维练习。这个练习对7岁孩子而言,难度比较大,她做到了零差错。
那么,当孩子取得成功或获得良好体验时,家长要做什么呢?
今天我做了几件事:
第一件事:鼓掌祝贺她的成功;
第二件事:并马上帮她回顾专注思考时的感觉,强化这种状态的记忆;
第三件事:跟她探讨专注思考可以迁移到哪些场景;
第四件事:探讨专注做事会有什么好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