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主题营结束,这次是10天10本书的故事主题营。每过一次主题营,我都会问一次自己,有成长吗?我作为读书营普普通通的一员,见证了群里优秀老铁的成长。来到读书营,我坚信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我们总说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那么喜欢读书的大人,肯定不会差到哪去。趁着这次写成长记录,也把我一些成长的感悟分享给大家。
这次的主题是故事,讲故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一定会比别人得到更多的机会。人们天生喜欢听故事,跟喜欢听八卦是一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做着一成不变的工作,而故事就是一个有趣的调味品。故事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就像小时候玩红色警戒的游戏。一开始地图是黑的,拖动人物前进。一点点点亮,不断探究这个世界。
成长就像一艘开往远方的船,开得越远,见识越广。而决定这艘船能够到达彼岸,取决于三个因素:动力,持续,校正。
动力是成为超级激励者
在上次十天共读《见识》主题营结束,管理组给我寄来了这本书。西蒙·斯涅克的《超级激励者》,不同的船,有着不同的动力。有的是马达,有的靠浆,还有的只靠两只手。而超级激励者,无论是什么动力,都能说服自己和身边的人不断前进。
这本书主要从为什么,如何做,做什么,三个方面阐述成为超级激励者。黄金圈法则,从内到外,分别是为什么,怎么做和做什么。当别人问你工作的时候,你很容易就能回答。我是:销售,文案,作者,工人等。怎么做,也有一个流程。比如:写作。先想框架,主题,收集素材,动笔。一问到为什么,就懵了,而一切都始于为什么。
书中提到,该如何保证一切决策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中,取得最好的结果。关键在于掌握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从这点上看,读书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经常会在一些问答平台上,看到这么一个问题:读书有什么用?这恰恰说明了读书有用,已经被大多数人承认。现在想找出具体有什么用,毕竟读书不像赚钱,看得见摸得着。
成为超级激励者,就是要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坚持这个标准,你行驶的船会遥遥领先,一群人互相激励,甚至能引领潮流。这本书的最后一句写道:如果这本书鼓舞了你,启发了你,请把它传递给你想激励和启发的人。
持续是不间断自虐
前段时间,很火的一篇公众号《高手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说出了高手的区别,在于持续。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领导交代,公司发的每一篇公众号,都要转发到朋友圈。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开始大家都照做了。半个月后,发的人只有一半。在往后人数越来越少,最后留在公司的大多是那些持续转发公众号的人。
日更来说也是这样,一开始加入日更群,大家兴致勃勃。说好了每天日更,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太忙,就改为周更,再然后就没消息了。而在读书营里,我看到了坚持一千多天的学英语,坚持几百天的早起,坚持每天练习一项技能的老铁,而他们往往是我们认为优秀的人。持续刚开始,一定是自虐,走出了舒适圈。
我现在也在做坚持这件事,坚持日更。目前第58天,也算一个小小的成就。让坚持成为习惯,一艘船有人开得很快,有人开得很慢,一旦停下来,开得再慢的那个人,早晚都会超过停下来的那个人。
校正是再来一次,不如复盘一次
读书营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复盘。一开始我不以为然,直到最近脑子有点乱。学过的东西,看过的书,不去复盘,就像一盘散沙。仔细想想,作者少则花费数月,多则几年,写成的一本书。你匆匆看完两天,就完事了,未免太对不起作者。
刚好最近喜欢上了下象棋,赢了自然高兴,输了总想着再来一次。可结果总是输多赢少,复盘是指围棋术语,惊奇的发现象棋里也有复盘。输了以后开始复盘,而不是着急再来一次。
一步一步走,等到快输的那一步,“变着”。就是区别之前走输的那步,这时你会发现形势大不相同,通过复盘,当类似的局面再次出现,往往能够知道自己将如何去应对,形成一种套路。这样一来,我的胜率提高了不少。
复盘其实就是最简单的试错,发现自己哪一步做错了,改正,避免掉进同一个坑里。行驶的船碰上大雾,大风等恶劣天气,总会不自觉偏离航线,复盘就是一次次校正的过程。
成长是终生的事,我相信成为超级激励者,会让我动力满满。持续会让我走得更远,而通过一次次的校正行驶在正确的航道。而跟着读书营这艘大船,则会减少许多风浪,避免许多危险。全速前进,驶向彼岸,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