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用典的“行业篇”:顺应所在部门领域的行业环境,切入中观场景,以典说“事”,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工作,达成目标和任务。包括工作推动、组织管理、精神状态、改革创新、廉洁自律等方面。
15.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范文】
关于知与行,王守仁有句话说得好,“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起而行之、用力于实处是态度,也是本事;是站稳立场,更是努力方向。虽然清谈容易实干难,但在知行合一的具体实践中,多些决而有行、行而有果,多些起而行之,少点坐而论道、就一定能够取得突破、收获精彩。(选自2019年3月21日求是网文章《知行合一 行而有果》)
【典故出处】
语出明朝王阳明《传习录》,“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文中典故的意思是,对事物的真知灼见,那一定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的结果;实践到思想精粹明觉的时候,也就出现了真知灼见。
【典故解读】
王阳明是阳明心学创始人,明朝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传习录》是由王阳明的弟子根据他的语录和信件整理编撰而成,是研究王阳明思想的主要著作,堪称王门之圣书,心学之经典。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句典故,体现了王阳明的重要思想“知行合一”,知和行是一体两面,当你对事物有所认知的时候,那一定是这样身体力行地去做了;在你开展切实的行动和实践的时候,你对事物的认知也已经出现了,也就是只要亲身实践了,便是已知了。
【场景应用】
公文写作中,“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句典故,可以用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增强真抓实干的能力本领,多些起而行之,少点坐而论道,笃志躬行,在实际实干实践实效中创造实绩,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范文赏析】
这篇范文的主题就是倡导知行合一,在干事创业中做到起而行之、用力于实处,文章引用王守仁的话“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精辟地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相伴相生的关系,强调理论学习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落脚点还是在推动工作上;学懂弄通,落脚点也在于做实,理论学习掌握得如何,最终还是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担当作为中得到体现。
16.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范文】
南京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等的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这样的生动范例。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的仙林街道,更是成为我省城市基层党建的先进典型。“仙林工作法”的奥秘之处,就在于以“一面旗”为引领,干部群众共织“一张网”、拧成“一条心”、团结“一家亲”。“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抓住抓好基层党的建设这个“纲”,汇聚起各方力量,一定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选自2022年7月6日南京日报文章《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
【典故出处】
语出战国时期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这句典故的意思是,只要把渔网上的总绳提起来,那么所有的网眼就会全部张开。
【典故解读】
吕不韦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古代一部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囊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有八览、六论、十二纪,一百六十篇,共二十多万言。
《离俗览·用民》篇具体阐述了君王如何使用民众的方法和规律,指出民众能够被调遣使用,这是有原因的,懂得了其中的原因,就没有什么人不可以调用了。
“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这段话,就指出使用民众要善于抓关键环节和节点,这就像一只渔网,只要把渔网上的总绳提起来,那么所有的网眼自然就会全部张开。这句典故后来用于比喻只要抓住事物的关键环节,就可以顺利带动其他环节问题的解决。
【场景应用】
公文写作中,“壹引其纲,万目皆张”这句典故,常用来强调工作推动中,要树立“纲举目张”的意识,善于抓重点、抓关键,厘清工作思路,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同时在处理事情、解决问题上,也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提纲挈领,统领工作。
【范文赏析】
南京日报这篇评论文章围绕推进全市基层治理创新这样一项工作部署,强调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文中引用典故“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凸显了基层党建所起的“纲举目张”作用,只有抓住抓好基层党建设这个“纲”,才能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网友评论